定 價:59 元
叢書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科學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規(guī)劃教材,全國高等院;ゎ悓I(yè)規(guī)劃教材
- 作者:何潮洪等
- 出版時間:2001/9/1
- ISBN:9787030831712
- 出 版 社:科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TQ02
- 頁碼:338
- 紙張:
- 版次:1
- 開本:16
本書由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8所院校的有關教師共同編寫,作為浙江大學等院校的專業(yè)基礎課教材。本書是在《化工原理》(第三版上、下冊,科學出版社,2017年)教學實踐的基礎上修訂再版的。本書重視基本概念,闡述力求嚴謹,且選配了一些典型的工程案例,以強化相關的實際應用與工程觀念的培養(yǎng)。在內(nèi)容上重點論述化學工程中單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并簡明扼要地介紹了相關的傳遞過程基礎。本書分上、下兩冊出版,上冊包括緒論、流體力學基礎、流體輸送機械、機械分離與固體流態(tài)化、攪拌、熱量傳遞基礎、傳熱過程計算與換熱器、蒸發(fā)8章;下冊包括質量傳遞基礎、氣體吸收、蒸餾、氣液傳質設備、萃取、干燥、吸附與膜分離7章。部分章補充了自測練習題,供鞏固練習。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分別于1985年、1991年獲浙江大學化工系高分子化工專業(yè)學士學位、化學工程專業(yè)博士學位。1991年9月分配到浙江大學化工系化工所從事"化工原理"、"傳遞過程和單元操作"課程的教學及相關科研工作,1993年12月晉升為副教授,1998年7月晉升為教授。
目錄
總序
第四版前言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緒論 1
參考文獻 4
第1章 流體力學基礎 5
1.1 概述 6
1.2 流體靜力學及其應用 7
1.2.1 靜止流體所受的力 7
1.2.2 流體靜力學基本方程 8
1.2.3 靜力學原理在壓力和壓力差測量上的應用 9
1.3 流體流動的基本方程 12
1.3.1 基本概念 12
1.3.2 質量衡算方程——連續(xù)性方程 18
1.3.3 運動方程 21
1.3.4 總能量衡算和機械能衡算方程 28
1.4 管路計算 45
1.4.1 簡單管路 46
1.4.2 復雜管路 49
1.4.3 管網(wǎng)簡介 53
1.4.4 可壓縮流體的管路計算 53
1.5 邊界層及邊界層方程 56
1.5.1 普朗特邊界層理論 56
1.5.2 邊界層方程及其應用簡介 58
1.5.3 邊界層分離 61
1.6 湍流 61
1.6.1 湍流的發(fā)生與發(fā)展 61
1.6.2 湍流特點及其研究方法 62
1.6.3 湍流應力 63
1.7 流速、流量測量 64
1.7.1 變壓頭流量計 64
1.7.2 變截面流量計 67
本章主要符號說明 70
參考文獻 71
習題 71
案例 西氣東輸工程——管道減阻技術 56
自測練習題 76
第2章 流體輸送機械 77
2.1 概述 78
2.2 離心泵 78
2.2.1 離心泵的構造和工作原理 78
2.2.2 離心泵主要構件的結構及功能 79
2.2.3 離心泵的主要性能參數(shù) 81
2.2.4 離心泵的特性曲線及其影響因素 86
2.2.5 離心泵的安裝高度及氣蝕余量 88
2.2.6 離心泵的工作點與流量調節(jié) 90
2.2.7 離心泵的類型、選用、安裝與運轉 94
2.2.8 離心泵的操作型問題定性分析及計算 97
2.3 其他類型泵 99
2.3.1 其他速度式泵 99
2.3.2 容積式泵 100
2.3.3 其他形式泵 105
2.3.4 各類泵的適用范圍 106
2.4 氣體壓送機械 106
2.4.1 風機 107
2.4.2 壓縮機 110
2.4.3 真空泵 113
本章主要符號說明 114
參考文獻 115
習題 115
案例 西氣東輸工程——離心式壓縮機 113
自測練習題 117
第3章 機械分離與固體流態(tài)化 118
3.1 概述 119
3.2 顆粒及顆粒群的特性 119
3.2.1 單一顆粒的特性 119
3.2.2 顆粒群的特性 120
3.2.3 篩分 122
3.3 沉降 122
3.3.1 重力沉降原理 122
3.3.2 重力沉降設備 125
3.3.3 離心沉降原理 127
3.3.4 離心沉降設備 128
3.4 過濾 131
3.4.1 概述 131
3.4.2 過濾基本方程 133
3.4.3 過濾常數(shù)的測定 137
3.4.4 濾餅洗滌 138
3.4.5 過濾設備及過濾計算 138
3.5 離心分離 145
3.6 固體流態(tài)化 147
3.6.1 基本概念 147
3.6.2 流化床的主要特性 149
3.6.3 流化床的操作氣速范圍 150
本章主要符號說明 150
參考文獻 151
習題 151
案例 某化工廠失活廢活性炭再生過程中的含塵氣體處理 131
案例 某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廢水處理項目——板框壓濾機在其中的應用 140
自測練習題 152
第4章 攪拌 153
4.1 概述 154
4.2 機械攪拌設備 154
4.2.1 攪拌設備的基本構成 154
4.2.2 攪拌葉輪 156
4.3 攪拌容器內(nèi)的流體力學特性 157
4.3.1 總體流動狀況 157
4.3.2 流動狀況的變化 158
4.3.3 攪拌雷諾數(shù) 158
4.3.4 互溶液體攪拌過程的流體力學特性 159
4.3.5 固-液懸浮攪拌過程的流體力學特性 160
4.3.6 液-液及氣-液分散攪拌過程的流體力學特性 161
4.4 攪拌功率的計算 164
4.4.1 攪拌功率的分配 164
4.4.2 功率曲線 165
4.5 攪拌設計與放大 166
本章主要符號說明 167
參考文獻 167
習題 168
案例 攪拌與化學品的生物制造 166
第5章 熱量傳遞基礎 169
5.1 概述 171
5.1.1 熱量傳遞的方式與機理 171
5.1.2 熱量傳遞過程的概念及定義 172
5.2 熱傳導 173
5.2.1 熱傳導的基本定律 173
5.2.2 導熱系數(shù) 173
5.2.3 熱傳導微分方程 174
5.2.4 穩(wěn)態(tài)熱傳導 177
5.2.5 非穩(wěn)態(tài)熱傳導 182
5.3 對流傳熱 185
5.3.1 對流傳熱過程 185
5.3.2 量綱分析法在對流傳熱中的應用 188
5.3.3 管內(nèi)強制對流傳熱 189
5.3.4 管外強制對流傳熱 194
5.3.5 冷凝傳熱 198
5.3.6 沸騰傳熱 203
5.3.7 自然對流傳熱 207
5.4 輻射傳熱 208
5.4.1 基本概念 208
5.4.2 輻射的基本定律 210
5.4.3 固體間的輻射傳熱 212
5.4.4 氣體的熱輻射 219
5.4.5 對流與輻射的復合傳熱 222
5.5 微化工與微通道中的對流傳熱 223
5.5.1 概述 223
5.5.2 微尺度與微通道中對流傳熱 223
本章主要符號說明 226
參考文獻 228
習題 228
案例 擺脫傳統(tǒng)束縛,高效低阻強化傳熱理論的建立與應用 198
自測練習題 230
第6章 傳熱過程計算與換熱器 231
6.1 概述 231
6.2 傳熱過程分析 232
6.3 傳熱過程的基本方程 232
6.3.1 熱量衡算方程 232
6.3.2 傳熱速率方程 233
6.4 傳熱過程計算 234
6.4.1 總傳熱系數(shù)與壁溫計算 234
6.4.2 傳熱過程的平均溫差計算 237
6.4.3 傳熱效率和傳熱單元數(shù)計算 243
6.5 換熱器計算 247
6.5.1 設計型計算 247
6.5.2 操作型計算 248
6.5.3 傳熱系數(shù)變化的換熱器計算 251
6.6 換熱器簡介 252
6.6.1 換熱器的分類 252
6.6.2 間壁式換熱器 252
6.6.3 列管式換熱器的選用與設計原則 258
6.7 換熱器的傳熱強化與換熱網(wǎng)絡優(yōu)化 261
6.7.1 換熱器的傳熱強化概述 261
6.7.2 列管式換熱器的傳熱強化 262
6.7.3 換熱網(wǎng)絡優(yōu)化 263
本章主要符號說明 264
參考文獻 265
習題 265
案例 突破技術瓶頸,高效換熱器的開發(fā)與應用 263
自測練習題 267
第7章 蒸發(fā) 268
7.1 概述 269
7.2 單效蒸發(fā)及其計算 270
7.2.1 單效蒸發(fā)過程 270
7.2.2 蒸發(fā)水量的計算 271
7.2.3 蒸發(fā)器熱負荷的確定 271
7.2.4 傳熱面積的計算 272
7.3 多效蒸發(fā)及其計算 275
7.3.1 多效蒸發(fā)的流程 275
7.3.2 多效蒸發(fā)的優(yōu)缺點及效數(shù)的限制 277
7.3.3 多效蒸發(fā)計算 279
7.4 蒸發(fā)器及輔助設備 285
7.4.1 蒸發(fā)器的結構及特點 285
7.4.2 除沫器、冷凝器和真空裝置 290
7.4.3 蒸發(fā)器的選型 291
7.5 提高蒸發(fā)經(jīng)濟性的改進措施 291
本章主要符號說明 293
參考文獻 294
習題 294
案例 蒸發(fā)過程節(jié)能減碳,系統(tǒng)優(yōu)化勢在必行 285
自測練習題 295
附錄 296
一、單位換算表 296
二、空氣的重要物性 299
三、水的重要物性 300
四、飽和水蒸氣的物性 303
五、某些氣體的重要物性 307
六、某些液體及溶液的物性 312
七、常用流速的范圍(SH/T3035—2018) 322
八、中國石化鋼管壁厚系列(SH/T3405—2017) 325
九、IS型單級單吸離心泵和離心通風機系列 326
十、某些固體材料的物理性質 330
十一、列管式換熱器規(guī)格(摘自JB/T4714/4715—1992) 331
十二、壁面污垢熱阻(污垢系數(shù)) 335
索引 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