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史》是一部有關古羅馬的鴻篇巨制,詳盡敘述了自遠古至共和國末期一千多年的羅馬歷史,涉及羅馬內(nèi)政、外交、法律、財政、文學、風俗等,闡明了羅馬共和國從偏于一隅的彈丸小國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國的過程及其原因。《羅馬史》這部巨著是蒙森于1854年至1886年在德國三所大學任教期間,歷時30余年艱辛寫作而成。作為一部享譽世
《隨園史學(2024輯)》是一本包括中國史各斷代、世界史各國別與專題研究的論文集,由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編寫。本輯共收錄文章16篇,所論內(nèi)容既有傳統(tǒng)的文獻?、史實考訂,也有放眼世界的專題探究、理論嘗試和域外學術動態(tài)介紹,涉及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世界史、特約專稿、讀史札記、書評六個欄目。整體而言,本輯所錄各篇文章均
烏爾第三王朝存在的短短一百余年時間(公元前2112-前2004年),是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從城邦體制嘗試向區(qū)域性帝國體制過渡的一個關鍵時期。作為古代兩河流域?qū)ν怅P系發(fā)展的重要階段,烏爾第三王朝的對外關系扮演著承上啟下的角色。烏爾第三王朝的對外政策在不同時期對不同方向的國家具有一些突出的特點,其總體對外關系以巴比倫尼亞中心
本書是新牛津世界史叢書中一種,敘述時間跨度為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300年間的世界史。公元前一千年左右,東半球的人們多數(shù)生活在或大或小的地區(qū)性國家中,但是這些國家在公元三百年的時候都被少數(shù)龐大的帝國所取代。在這些帝國中,一系列權威性的著作形成了精英階層教育的基礎,也同時塑造了這些國家的文化和傳統(tǒng)。這一令人驚嘆的轉(zhuǎn)變便是
本書由哈爾濱師范大學世界史研究資深專家張曉校教授主編,共收錄海外漢學研究、世界古代中世紀史、世界近代史,以及古羅馬史料等歷史研究文獻中文譯稿15篇。譯稿原作取自國外公開出版發(fā)行的學術期刊,其內(nèi)容均為本領域內(nèi)具有代表性的高質(zhì)量學術文章或相關史料。譯稿作者堅持忠實于原著的翻譯理念,力爭使譯作原汁原味地體現(xiàn)原著思想、風貌。全
本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篇專門討論這個時期的第一部分,亦即亞歷山大的復興(大約是公元前3世紀);作者以亞歷山大城為中心,介紹了亞歷山大復興的歷史背景,希臘文化從希臘本土向希臘以外的轉(zhuǎn)移,世界上第一個國家資助的科學研究機構亞歷山大博物館的創(chuàng)建,以及圍繞這個博物管所展開的各項學術活動;探討了數(shù)學、天文學、力學、地理學、物理學
《一生必去的世界遺產(chǎn):走進亞洲》囊括亞洲的中國、日本、印度、伊朗等38個國家的256處世界遺產(chǎn),從雄偉壯觀的中國長城到優(yōu)雅對稱的印度泰姬陵,從華麗精致的波斯建筑到莊嚴靜謐的日本富士山……全書通過一系列專業(yè)攝影作品,捕捉每一處世界遺產(chǎn)的獨特光影和色彩,輔以專業(yè)、嚴謹、翔實的文字介紹。這不僅是一
《一生必去的世界遺產(chǎn):走進歐洲北部》囊括歐洲北部的英國、瑞典、荷蘭等17個國家的191處世界遺產(chǎn),從寧靜迷人的拉普蘭北極文化景觀到神秘高大的巨人之路,從古老壯觀的風車群到獨特的哥特式建筑群……全書通過一系列專業(yè)攝影作品,捕捉每一處世界遺產(chǎn)的獨特光影和色彩,輔以專業(yè)、嚴謹、翔實的文字介紹。這不
《一生必去的世界遺產(chǎn):走進美洲》囊括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地區(qū)包括加拿大、美國、巴西、哥倫比亞等29個國家172處世界遺產(chǎn),從美國的遼闊自由到巴西的熱情奔放,從古巴的懷舊浪漫到加拿大的寧靜致遠,從墨西哥的斑斕多彩到哥倫比亞的綠意盎然……全書通過一系列專業(yè)攝影作品,捕捉每一處世界遺產(chǎn)的獨特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