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分十章, 內容包括: 導論、理論綜述、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轉型路徑分析、我國金融綜合經營現狀及模式、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綜合經營現狀等。
《轉型與發(fā)展——中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競爭力分析》總結了我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成立以來的發(fā)展歷程,分析了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轉型過程及轉型的路徑。我國四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轉型過程中都選擇了多元化的戰(zhàn)略,通過新設或并購等方式設立金融或實業(yè)子公司,將業(yè)務拓展到不良資產以外的金融服務領域或實業(yè)領域,信達和華融的業(yè)務范圍已經涵蓋銀行、證券、保險、信托、基金管理等多個金融領域。在業(yè)務多元化的過程中,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也形成了金融控股公司或企業(yè)集團的基本組織結構。本書由楊軍華著。
楊軍華,1956年出生,遼寧財經學院本科畢業(y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碩士,中國科技大學管理學博士。曾任中國建設銀行陜西省分行渭南地區(qū)中心支行行長、黨組書記,陜西省分行副行長、黨委委員,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西安辦事處主任、黨委書記,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副總裁、黨委委員,現任中共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兼幸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主要學術成果包括《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價值構成研究》(博士學位論文),《有問題銀行重組中政府的政策選擇》(金融研究,2011年),《銀行體系的順周期性與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金融論壇,2011年),《宏觀審慎監(jiān)管在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管理中的作用》(中國行政管理,2011年),《銀行資產保全法律實務》等。
1 導論 1.1 研究的問題與背景 1.1.1 研究的問題 1.1.2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義 1.2.1 研究的理論意義 1.2.2 研究的實踐意義 1.3 1 導論 1.1 研究的問題與背景 1.1.1 研究的問題 1.1.2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義 1.2.1 研究的理論意義 1.2.2 研究的實踐意義 1.3 研究的方法與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1.4 文獻綜述 1.4.1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轉型發(fā)展方向 1.4.2 價值鏈和價值構成理論 1.5 創(chuàng)新點2 理論綜述 2.1 競爭理論與競爭力理論 2.1.1 競爭理論基本思想 2.1.2 競爭力理論的思想與理論綜述 2.1.3 核心競爭力理論的形成及其意義 2.1.4 企業(yè)競爭力形成機理的理論分析 2.2 價值鏈理論 2.2.1 價值鏈理論的意義 2.2.2 傳統(tǒng)價值鏈理論的不足 2.2.3 企業(yè)價值鏈整合理論 2.3 價值構成理論 2.3.1 競爭力及價值鏈理論的局限性 2.3.2 價值構成理論3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轉型路徑分析 3.1 發(fā)展歷程 3.1.1 成立的背景 3.1.2 經營目標 3.1.3 經營現狀 3.2 商業(yè)化探索 3.2.1 商業(yè)化業(yè)務探索 3.2.2 商業(yè)化探索中遇到的問題 3.3 轉型的國際經驗借鑒 3.3.1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退出機制 3.3.2 國際經驗的啟示 3.3.3 美國不良資產救助計劃及其啟示 3.4 商業(yè)化轉型原因及路徑選擇 3.4.1 轉型的原因 3.4.2 商業(yè)化轉型的可選擇路徑 3.4.3 轉型為金融集團的優(yōu)勢 3.4.4 轉型為金融集團的目標和原則4 我國金融綜合經營現狀及模式 4.1 金融綜合經營的概念 4.1.1 金融分業(yè)經營 4.1.2 金融綜合經營 4.1.3 金融綜合經營的動因與利弊 4.2 金融綜合經營的演進和發(fā)展 4.2.1 金融綜合經營的發(fā)展 4.2.2 金融危機對金融綜合經營的影響 4.2.3 各國金融綜合經營模式 4.3 金融綜合經營的主要模式 4.3.1 全能銀行 4.3.2 金融控股公司 4.3.3 三種金融綜合經營模式比較 4.4 我國金融綜合經營現狀及發(fā)展模式 4.4.1 我國金融業(yè)現行經營機制 4.4.2 我國金融業(yè)綜合經營的模式 4.5 金融控股公司的協同效應5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綜合經營現狀 5.1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經營現狀 5.1.1 整體經營情況 5.1.2 財務狀況 5.2 業(yè)務多元化 5.2.1 多元化布局 5.2.2 信達的業(yè)務多元化 5.2.3 華融的業(yè)務多元化 5.2.4 多元化比較 5.3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綜合經營特點 5.3.1 不良資產仍為主要或核心業(yè)務 5.3.2 其他金融業(yè)務處于初期發(fā)展階段 5.4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綜合經營模式 5.4.1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多元化戰(zhàn)略 5.4.2 綜合經營的組織模式 5.4.3 綜合經營的流程6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競爭力分析 6.1 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和競爭力 6.2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發(fā)展定位 6.3 商業(yè)化轉型后的業(yè)務格局 6.3.1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業(yè)務板塊 6.3.2 不良資產業(yè)務板塊 6.3.3 金融服務業(yè)務板塊 6.3.4 資產管理業(yè)務板塊 6.4 行業(yè)競爭結構分析 6.4.1 所處行業(yè)的識別 6.4.2 不良資產行業(yè)競爭結構分析 6.4.3 金融綜合服務競爭結構分析 6.5 競爭力現狀 6.5.1 不良資產業(yè)務核心競爭力 6.5.2 金融服務核心競爭力7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價值構成分析 7.1 Porter價值鏈模型的局限性 7.2 三種價值構成模型 7.2.1 組織技術類型與價值構成 7.2.2 基于價值構成的分析方法 7.2.3 價值鏈 7.2.4 價值商店 7.2.5 價值網絡 7.2.6 價值構成模型的主要特點 7.3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價值構成 7.3.1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組織結構 7.3.2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價值構成模型 7.4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價值驅動因素分析 7.4.1 價值鏈的價值驅動因素 7.4.2 價值商店的價值驅動因素 7.4.3 價值網絡的價值驅動因素8 基于價值構成的競爭優(yōu)勢分析 8.1 多元化經營的協同效應 8.1.1 金融控股公司的協同效應 8.1.2 金融控股公司的關聯關系 8.2 具有協同效應的價值構成模型 8.2.1 綜合經營的價值構成模型 8.2.2 綜合經營的成本和價值驅動因素 8.3 綜合經營的戰(zhàn)略定位分析 8.3.1 金融控股模式下的業(yè)務范圍 8.3.2 可選擇的市場定位 8.4 基于價值構成的橫向整合 8.4.1 價值活動的整合模式 8.4.2 橫向可整合領域分析 8.4.3 客戶驅動的橫向整合模式 8.4.4 品牌驅動的橫向整合模式 8.4.5 業(yè)務驅動的橫向整合模式 8.5 基于價值構成的縱向整合 8.5.1 內部縱向整合的理想模式 8.5.2 基于業(yè)務驅動的縱向整合 8.5.3 基于價值鏈的縱向整合 8.6 基于價值構成的營銷整合 8.6.1 企業(yè)客戶管理體系 8.6.2 個人客戶管理體系9 提升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競爭力的主要對策 9.1 以不良資產業(yè)務為基礎實施多元化戰(zhàn)略 9.2 明確商業(yè)化業(yè)務領域的戰(zhàn)略定位 9.3 組織結構的重組 9.4 優(yōu)化資源配置 9.5 通過整合實現協同效應10 總結和展望 10.1 研究結論 10.2 研究展望參考文獻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