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實用教程(第4版)(Oracle 12c版)
定 價:49 元
叢書名:高等學校計算機教材
當前圖書已被 2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鄭阿奇 主編
- 出版時間:2015/11/1
- ISBN:9787121273803
- 出 版 社: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TP311.138
- 頁碼:339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4
- 開本:16開
本書以Oracle 12c(中文版)作為平臺,分別介紹Oracle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和在當前流行平臺上開發(fā)Oracle數據庫應用系統(tǒng)。Oracle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介紹Oracle 12c的主要功能,語法為中文層次格式,實例數據庫表字段名為漢字,方便教學。流行平臺包括PHP 5、Java EE 7和Visual C# 2013。綜合應用實習數據準備通過創(chuàng)建實習用數據庫及其對象,簡單小結Oracle數據庫的基本對象創(chuàng)建和操作,不同平臺操作同樣的數據庫,實現同樣功能,給讀者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本書可作為大學本科、高職高專有關課程教材,也可供廣大Oracle數據庫應用開發(fā)人員使用或參考。
第1部分 實 用 教 程
第1章 數據庫的基本概念
1.1 數據庫
1.1.1 數據庫、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和
數據庫系統(tǒng)
1.1.2 數據模型
1.1.3 關系型數據庫語言
1.2 數據庫設計
1.2.1 概念結構設計
1.2.2 邏輯結構設計
1.2.3 物理結構設計
1.3 數據庫應用系統(tǒng)
1.3.1 C/S模式應用系統(tǒng)
1.3.2 B/S模式應用系統(tǒng)
第2章 Oracle 12c數據庫介紹
2.1 Oracle簡介與安裝
2.1.1 Oracle數據庫簡介
2.1.2 Oracle 12c的安裝
2.2 Oracle數據庫的基本結構
2.2.1 內部結構
2.2.2 外部結構
2.2.3 數據庫實例
2.3 Oracle 12c數據庫工具
第3章 數據庫的創(chuàng)建和操作
3.1 以界面方式創(chuàng)建數據庫
(采用DBCA)
3.2 以界面方式操作數據庫(采用
SQL Developer)
3.2.1 表操作
3.2.2 表數據操作
3.2.3 執(zhí)行SQL命令
3.3 命令方式操作數據庫(采用
SQL*Plus)
3.3.1 創(chuàng)建表
3.3.2 修改表
3.3.3 刪除表
3.3.4 插入記錄
3.3.5 刪除記錄
3.3.6 修改記錄
第4章 數據庫的查詢和視圖
4.1 選擇、投影和連接
4.1.1 選擇
4.1.2 投影
4.1.3 連接
4.2 數據庫的查詢
4.2.1 選擇列
4.2.2 選擇行
4.2.3 查詢對象
4.2.4 連接
4.2.5 匯總
4.2.6 排序
4.2.7 合并
4.3 數據庫視圖
4.3.1 視圖的概念
4.3.2 創(chuàng)建視圖
4.3.3 查詢視圖
4.3.4 更新視圖
4.3.5 修改視圖的定義
4.3.6 刪除視圖
4.4 含替換變量的查詢
4.4.1 &替換變量
4.4.2 &&替換變量
4.4.3 DEFINE和ACCEPT命令
第5章 索引與數據完整性
5.1 索引
5.1.1 索引的分類
5.1.2 使用索引的原則
5.1.3 創(chuàng)建索引
5.1.4 維護索引
5.1.5 刪除索引
5.2 數據完整性
5.2.1 數據完整性的分類
5.2.2 域完整性的實現
5.2.3 實體完整性的實現
5.2.4 參照完整性的實現
第6章 PL/SQL語言
6.1 PL/SQL概述
6.1.1 PL/SQL的組成
6.1.2 PL/SQL的特點
6.1.3 PL/SQL的開發(fā)和運行環(huán)境
6.2 PL/SQL字符集
6.2.1 合法字符
6.2.2 運算符
6.2.3 其他符號
6.3 PL/SQL變量、常量和數據類型
6.3.1 變量
6.3.2 常量
6.3.3 常用數據類型
6.3.4 對象類型
6.3.5 數據類型轉換
6.4 PL/SQL基本程序結構和語句
6.4.1 PL/SQL程序塊
6.4.2 條件結構
6.4.3 循環(huán)結構
6.4.4 選擇和跳轉語句
6.4.5 異常
6.5 系統(tǒng)內置函數
6.6 用戶定義函數
6.6.1 創(chuàng)建函數
6.6.2 調用函數
6.6.3 刪除函數
6.7 游標
6.7.1 顯式游標
6.7.2 隱式游標
6.7.3 游標FOR循環(huán)
6.7.4 游標變量
6.8 包
6.8.1 包的創(chuàng)建
6.8.2 包的初始化
6.8.3 重載
6.8.4 Oracle 12c內置包
6.9 集合
6.9.1 聯合數組
6.9.2 嵌套表
6.9.3 可變數組
6.9.4 集合的屬性和方法
第7章 存儲過程和觸發(fā)器
7.1 存儲過程
7.1.1 存儲過程的創(chuàng)建
7.1.2 存儲過程的調用
7.1.3 存儲過程的修改
7.1.4 存儲過程的刪除
7.2 觸發(fā)器
7.2.1 以命令方式創(chuàng)建觸發(fā)器
7.2.2 以界面方式創(chuàng)建觸發(fā)器
7.2.3 啟用和禁用觸發(fā)器
7.2.4 觸發(fā)器的刪除
第8章 系統(tǒng)安全管理
8.1 用戶
8.1.1 創(chuàng)建用戶
8.1.2 管理用戶
8.2 權限管理
8.2.1 權限概述
8.2.2 系統(tǒng)權限管理
8.2.3 對象權限管理
8.2.4 安全特性
8.3 角色管理
8.3.1 角色概述
8.3.2 創(chuàng)建用戶角色
8.3.3 管理用戶角色
8.4 概要文件和數據字典視圖
8.4.1 創(chuàng)建概要文件
8.4.2 修改概要文件
8.4.3 數據字典視圖
8.5 審計
8.5.1 登錄審計
8.5.2 操作審計
8.5.3 對象審計
8.5.4 權限審計
第9章 表空間、備份和恢復
9.1 表空間
9.1.1 創(chuàng)建表空間
9.1.2 管理表空間
9.1.3 刪除表空間
9.2 備份和恢復概述
9.2.1 備份概述
9.2.2 恢復概述
9.3 導入/導出
9.3.1 導出
9.3.2 導入
9.4 脫機備份
9.5 聯機備份
9.5.1 以ARCHIVELOG方式運行
數據庫
9.5.2 執(zhí)行數據庫聯機備份
9.6 數據泵
9.6.1 概述
9.6.2 EXPDP導出
9.6.3 IMPDP導入
第10章 事務、鎖、閃回和Undo表空間
10.1 事務
10.1.1 事務的概念
10.1.2 事務處理
10.1.3 自治事務
10.2 鎖
10.2.1 鎖機制和死鎖
10.2.2 鎖的類型
10.2.3 表鎖和事務鎖
10.3 閃回操作
10.3.1 基本概念
10.3.2 查詢閃回
10.3.3 表閃回
10.3.4 刪除閃回
10.3.5 數據庫閃回
10.3.6 歸檔閃回
10.4 Undo表空間
10.4.1 自動Undo管理
10.4.2 Undo表空間的優(yōu)點
10.4.3 Undo表空間管理參數
10.4.4 創(chuàng)建和管理Undo表空間
第11章 其他概念
11.1 同義詞
11.1.1 創(chuàng)建同義詞
11.1.2 使用同義詞
11.1.3 刪除同義詞
11.2 數據庫鏈接
11.2.1 創(chuàng)建數據庫鏈接
11.2.2 使用數據庫鏈接
11.2.3 刪除數據庫鏈接
11.3 快照
11.3.1 創(chuàng)建快照
11.3.2 修改快照
11.3.3 刪除快照
11.4 序列
11.4.1 創(chuàng)建序列
11.4.2 修改序列
11.4.3 刪除序列
第2部分 實 驗
實驗1 創(chuàng)建數據庫和表
實驗2 表數據插入、修改和刪除
實驗3 數據庫的查詢和視圖
實驗4 索引和完整性
實驗5 PL/SQL編程
實驗6 存儲過程和觸發(fā)器的使用
實驗7 用戶、角色與安全性
第3部分 Oracle 12c綜合應用
實習0 創(chuàng)建實習數據庫
實習0.1 創(chuàng)建數據庫及其對象
實習0.2 功能和界面
實習1 PHP 5/Oracle 12c學生成績
管理系統(tǒng)
實習1.1 PHP開發(fā)平臺搭建
實習1.1.1 創(chuàng)建PHP環(huán)境
實習1.1.2 Eclipse安裝與配置
實習1.2 PHP開發(fā)入門
實習1.2.1 PHP項目的建立
實習1.2.2 PHP項目的運行
實習1.2.3 PHP連接Oracle 12c
實習1.3 系統(tǒng)主頁設計
實習1.3.1 主界面
實習1.3.2 功能導航
實習1.4 學生管理
實習1.4.1 界面設計
實習1.4.2 功能實現
實習1.5 成績管理
實習1.5.1 界面設計
實習1.5.2 功能實現
實習2 Java EE 7/Oracle 12c學生成績
管理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