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單位犯罪歸責為核心命題,貫穿六章內(nèi)容,層層遞進展開。我們期望,通過本書的探討,能夠為理論界深化單位犯罪研究提供新的思路,為實務界破解司法難題提供參考依據(jù),同時助力中國特色刑法學理論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單位犯罪歸責研究》是一部兼具理論深度與實踐價值的法學力作。本書以單位犯罪的歸責機理為核心,系統(tǒng)梳理了國內(nèi)外法人犯罪理論的學術脈絡,立足我國立法與司法實踐,全面回應了單位犯罪領域長期存在的理論爭議與實務難題。
本書并未停留于理論思辨,而是直面我國單位犯罪司法認定中的結構性矛盾與功能性障礙,結合判例與司法解釋,對定罪量刑標準、單位過失責任等實務痛點進行了細致分析,為司法實踐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第一章 單位犯罪概述
第一節(jié) 單位犯罪概念
一、單位犯罪概念的學術之爭
二、單位犯罪概念的界定
第二節(jié) 我國單位犯罪的現(xiàn)狀與立場
一、我國單位犯罪的現(xiàn)狀
二、我國單位犯罪的立場
第二章 國外法人犯罪理論介評
第一節(jié) 嚴格責任模式
第二節(jié) 個人責任模式
一、替代責任理論
二、雇主責任論
三、同一視論
第三節(jié) 組織責任模式
一、法人預防過錯說
二、法人反應過錯說
三、法人文化說
四、推定的法人過錯說
五、三元框架說
六、法人合規(guī)計劃辯護事由說
七、法人共犯說
第四節(jié) 其他責任理論
一、法人刑事責任否定論
二、法人刑事責任限制論
三、法人刑事責任肯定論
第三章 我國單位犯罪理論回顧與分析
第一節(jié) 歷史回顧
一、單位犯罪否定階段
二、單位犯罪法條化階段
三、單位犯罪法典化階段
第二節(jié) 理論述評
一、人格化系統(tǒng)責任論
二、連帶責任論
三、規(guī)范的雙重證明理論
四、復合主體責任相關理論
五、單位固有的刑事責任論
第四章 單位犯罪的刑事歸責基礎
第一節(jié) 單位犯罪的責任本質(zhì)
一、道義責任論
二、社會責任論
三、規(guī)范責任論
四、功能責任論
第二節(jié) 單位犯罪歸責理論的結構性矛盾與實踐困境
一、歸責體系的結構性矛盾
二、規(guī)范建構的體系性缺陷
三、司法規(guī)制的功能性障礙
第五章 單位犯罪歸責原則重構
第一節(jié) 個人責任模式的缺陷及其評判
一、預防機制失效:單位犯罪懲治的規(guī)范失靈
二、體系封閉性桎梏:評價維度與規(guī)范效力的割裂
第二節(jié) 組織責任模式的理論突破與實踐路徑
一、主體資格重構:單位獨立意志的規(guī)范證成
二、罪過認定范式轉(zhuǎn)型:從事實判斷到規(guī)范評價
三、行為要件革新:組織體行為與個體行為的二元分離
第三節(jié) 單位固有責任論的理論證成與制度建構
一、歸責模式演進:組織責任的創(chuàng)新
二、構成要件重構:從主體依附到獨立責任體系
三、主體論范式轉(zhuǎn)換:功能主義視角下的組織體定位
四、責任基礎拓展:社會罪責觀的提倡
第六章 單位犯罪過失責任研究
第一節(jié) 我國單位犯罪過失責任理論的論爭
一、單位過失犯罪否定論與肯定論
二、論爭的質(zhì)疑與辯正肯定論的確立
第二節(jié) 單位犯罪過失責任的教義學重塑
一、監(jiān)督過失的規(guī)范定位與功能詮釋
二、風險分配與規(guī)范保護目的的演進
第三節(jié) 單位犯罪過失責任的判斷標準
一、主體范圍界定:監(jiān)督地位的規(guī)范識別
二、義務體系建構:監(jiān)督義務的教義學展開
后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