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人就那點事兒
徐興無
1992 年,王一涓隨程千帆先生的弟子鞏本棟教授,就是書里有時提到的外子來南大工作,一直從事中文系的行政管理到退休,近三十年。1993 年,我博士畢業(yè)留校,至今已過三十年。留校的第一天,我就擔任中文系的教學秘書,和程千帆先生的女公子、教務(wù)員程麗則老師在一個辦公室;王一涓擔任研究生秘書,在我們隔壁辦公。此后我擔任副系主任,中文系改為文學院后,我又擔任副院長、院長,直到2021 年才卸下?lián),所以在行政工作上,和她同事也近三十年。大學老師不坐班,到院里來辦了事便走;學生也是一屆一屆地匆匆而
過,都是流水的兵,只有院系行政口子是鐵打的營盤。如果這個營盤里有這樣一個人,這個人熱愛身邊的人,觀察身邊的事,讀過中文系,有優(yōu)秀的文學訓練和寫作才華,不滿足于每天了卻公家的案牘,那么中文系的人和事就成了這個人筆下表現(xiàn)的世界。這樣的人還真是鳳毛麟角,不是所有大學院系都有的。王一涓就是這樣的人,她寫了許多中文系的人和事,匯集出版過《七八個星天外》《閑數(shù)落花》《行路吟》等,其中雖然也寫她的經(jīng)歷或家事,但中文系的人和事是最能引起同事、同學以及校友共鳴的,今天又從舊文新作中裒為一輯,專說中文系及其相關(guān)的讀書人的事,可謂別出心裁的一彈。承蒙她不棄,讓我這個老同事給她寫個開場白,我也就此說些閑話。
我們南京大學文學院一向有自己人寫自己人的傳統(tǒng),高手如云,有程千帆、周勛初、莫礪鋒、徐有富、王希杰、丁帆、張伯偉、程章燦、余斌、沈衛(wèi)威、劉俊等,構(gòu)建了一系列有見有聞有傳聞的歷史,但這些學者們的文章大多是追憶、懷念自己的師友,敘寫他們的為人和治學,其中專匯一集的有張伯偉《讀南大中文系的人》、徐有富《南大往事》等,但是王一涓筆下的讀書人的事并不以表彰學問為鵠的,而是寫身邊的人,寫親歷的事,屬于偶逢佳士亦寫真的傳神寫照,很多文學院的同仁們都可以在里面找到自己鮮活的往事和時代的氣息:學風之外,還有酒風;敬重之外,還有嘲諷;淡泊名利之外,還有不諳世故;君子之交之外,還有師友情深……算得上是我們的《世說新語》和《儒林外史》,這是她對文學院的一份特別的奉獻,令人感念和敬佩。
其實讀書人就那點事兒,大學教師的日常生活與工作都很簡單,不交世俗也就不知江湖險惡,但是書里的世界就不一樣了,包括宇宙,總攬人物,所以讀書人內(nèi)心的事就不是那點兒了,也正因為有如此的反差,現(xiàn)實生活中的讀書人既有高尚、睿智、機趣的一面,也有天真、荒誕、迂闊的一面,這些讀書人的殊相,往往在一言一行中閃現(xiàn)出來,被王一涓的筆觸網(wǎng)羅捕捉,有的故事讓人感動,有的故事讓人啟顏,有的故事讓人深思。和一般讀者不同,我在南大中文系從本科讀到博士,工作以后,既做教師也做行政,因此我可以從字里行間別有會
意,還能在內(nèi)心補充一些情節(jié),可以說是一位高級讀者。比如她寫許志英老師沒有知識分子的虛榮:
有相當一段時間,許師母在二號新村負責分發(fā)牛奶,以補貼家用。逢到月底需要訂奶時,許老師就會幫助收錢記賬,平時許師母忙的時候,許老師還會代替許師母分發(fā)牛奶。院子里都是本校老師或家屬,都是熟人,許老師做起來很坦然,沒有一絲勉強。以許老師的教授、博導、系主任的身份,能夠放下身段做這樣平凡小事的,在南大,好像找不到第二個人。
許志英老師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專業(yè)的,雖不是我的業(yè)師,但卻是我的恩師。讀到這一段,便想到我剛搬到二號新村時,便去小區(qū)門房訂牛奶,走近了才發(fā)現(xiàn)許老師坐在門口小板凳上記賬,嚇得我拔腿就跑。看來我倒是脫不下長衫了。
這本書里沒有我的專篇特寫,但許多事牽扯到我,所以提到我(名字)的地方有四十六次,間或也可以拾遺獻替。比如說我負責仙林校區(qū)文學院門口兩只石獅子的督造工程,只能當志怪小說看了,但妙在最后一節(jié),將這樣一件涉嫌風水的事情正了名。她寫道:在研究生開學典禮上,聽到興無院長鄭重其事地解釋院門前的石頭獅子,絕不同于賈府門前的獅子。我們這大理石獅子的堅硬潔白,象征文學院的品格精神,是要繼承發(fā)揚的。但我記得當時是說陳寅恪和傅斯年兩位先生留學德國時,專心讀書學習,被同學比作寧國府大門前的一對石獅子,希望同學們能做這樣的石獅子,而不僅僅是賈府門口那兩只干凈的石獅子。其他諸如說我數(shù)學不好,好說怪話,喜歡斗嘴,裝不了正經(jīng)等,這些我都承認,即便有不服之處,也決不賴賬。因為學文學的人都懂得如何理解文學作品。
至于王一涓的文學藝術(shù)水平,我的老師莫礪鋒教授給她的《閑數(shù)落花》作序時已經(jīng)給出了定評,文字清新流暢,且擅長將平凡的題材點鐵成金是一個沒有加入作協(xié)的優(yōu)秀散文作家。在這里我就不再續(xù)貂了。
甲辰小暑寫于翠屏東坡
001 /序
讀書人就那點事兒(徐興無) 001
001 / 第一輯 文苑人
青絲白發(fā)伊人 002
書生意氣 022
詩酒風流 040
歷歷開元事 058
書生底色 072
總為浮云遮望眼遠去的背影 090
101 / 第二輯 從前慢
從前慢 102
茅山,茅山 120
走近《全唐五代詩》中人 132
滿目青山夕照明記匡亞明校長最后的日子 150
寫在蠟梅花開時 164
我拿什么奉獻給你周勛初先生側(cè)記 174
周師母 祁先生 198
非典教授許志英老師印象 212
一蓑煙雨任平生莫礪鋒老師散記 222
使命記丁帆 242
書 呆 258
何日彩云歸 264
斯人斯疾 270
一念之間 275
理科小白 286
在禁足的日子里 292
313 / 第三輯 歷史的一小步
歷史的一小步 314
遲到的感謝 330
淺見先生 338
一日看盡日本海 346
蜀 惠 356
馮翠兒 364
江森司徒 370
373 /附錄
我的同學我的班微山湖小聚紀略兼懷往事 374
辦公室的故事 391
401 / 代后記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