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藝術源遠流長,積淀了無數(shù)名篇佳作,生動展現(xiàn)了人類文明的發(fā)展軌跡。為充分呈現(xiàn)東西方戲劇的藝術特色,本書采用上下兩編的結構:上編關注西方戲劇,系統(tǒng)梳理歐美戲劇的發(fā)展脈絡,深入解析各時期經(jīng)典劇作的藝術精髓;下編聚焦東方戲劇,以印度、日本和中國戲劇為代表,彰顯東方戲劇藝術的獨特美學。借此,讀者既能縱覽世界戲劇藝術的輝煌成就,又能細品戲劇大師的傳世杰作。此次修訂,對部分劇作家的重要作品進行了增補,內容更加豐富完善。
劉立濱,中央戲劇學院教授、博導,亞洲戲劇教育研究中心名譽會員,戲劇奧林匹克國際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戲劇與影視表演藝術教學、表導演創(chuàng)作與理論研究,執(zhí)導了《雷雨》《北京人》《三姐妹》《浮士德的悲劇》等經(jīng)典劇目,獲文化部“創(chuàng)新獎”、中國話劇“金獅獎”(導演獎)、北京市教學名師獎等獎項。
楊占坤,中央戲劇學院教授,主要從事戲劇與影視藝術教學、創(chuàng)作和理論研究。出版專著《嬌花幽蘭溢芬芳:論曹禺筆下經(jīng)典女性形象的塑造》,發(fā)表多篇理論文章。編劇《未莊》《明天》《告別》《人生天地間》《孔大人》《浮士德的悲劇》《月上梅梢夜正長》等舞臺劇,其中《人生天地間》《浮士德的悲劇》等劇目多次赴國外交流演出。
目錄
“21世紀審美與人文素養(yǎng)叢書”總序?/ Ⅰ
緒?論?/ 1
上編?西方戲劇?/ 9
第一章?古代戲劇?/ 10
第一節(jié)?古希臘戲劇?/ 10
第二節(jié)?埃斯庫羅斯與《被縛的普羅米修斯》?/ 16
第三節(jié)?索?死账古c《俄狄浦斯王》?/ 20
第四節(jié)?歐里庇得斯與《美狄亞》?/ 27
第五節(jié)?阿里斯托芬與《鳥》?/ 32
第六節(jié)?古羅馬戲劇?/ 36
第七節(jié)?普勞圖斯與《一壇金子》?/ 37
第二章?文藝復興時期戲劇?/ 42
第一節(jié)?文藝復興戲劇?/ 42
第二節(jié)?維迦與《羊泉村》?/ 44
第三節(jié)?莎士比亞的戲劇?/ 48
第三章?17世紀戲劇?/ 78
第一節(jié)?古典主義戲劇?/ 78
第二節(jié)?高乃依與《熙德》?/ 79
第三節(jié)?莫里哀與《達爾杜弗》?/ 84
第四節(jié)?拉辛與《費德爾》?/ 90
第四章?18世紀戲劇?/ 94
第一節(jié)?啟蒙主義戲劇?/ 94
第二節(jié)?博馬舍與《費加羅的婚姻》?/ 95
第三節(jié)?謝立丹與《造謠學!?/ 100
第四節(jié)?哥爾多尼與《一仆二主》?/ 104
第五節(jié)?歌德與《浮士德》?/ 108
第六節(jié)?席勒與《陰謀與愛情》?/ 113
第五章?19世紀前期戲劇?/ 118
第一節(jié)?浪漫主義戲劇?/ 118
第二節(jié)?雨果與《歐那尼》?/ 120
第三節(jié)?雪萊與《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 125
第四節(jié)?繆塞與《羅朗薩丘》?/ 130
第六章?19世紀中后期戲劇?/ 134
第一節(jié)?現(xiàn)實主義戲劇?/ 134
第二節(jié)?小仲馬與《茶花女》?/ 135
第三節(jié)?易卜生與《培爾·金特》《玩偶之家》?/ 140
第四節(jié)?蕭伯納與《華倫夫人的職業(yè)》?/ 151
第五節(jié)?果戈理與《欽差大臣》?/ 156
第六節(jié)?奧斯特洛夫斯基與《大雷雨》?/ 161
第七節(jié)?契訶夫與《萬尼亞舅舅》《櫻桃園》?/ 165
第七章?20世紀戲劇?/ 176
第一節(jié)?現(xiàn)代派戲劇?/ 176
第二節(jié)?梅特林克與《青鳥》?/ 177
第三節(jié)?斯特林堡與《鬼魂奏鳴曲》?/ 182
第四節(jié)?薩特與《死無葬身之地》?/ 187
第五節(jié)?貝克特與《等待戈多》?/ 192
第六節(jié)?布萊希特與《大膽媽媽和她的孩子們》?/ 197
第七節(jié)?迪倫馬特與《老婦還鄉(xiāng)》?/ 202
第八節(jié)?皮蘭德婁與《六個尋找劇作家的角色》 ?/ 208
第八章?美國戲劇?/ 214
第一節(jié)?美國戲劇概述?/ 214
第二節(jié)?奧尼爾與《安娜·克里斯蒂》?/ 216
第三節(jié)?威廉斯與《欲望號街車》?/ 221
第四節(jié)?米勒與《推銷員之死》?/ 226
下編?東方戲劇?/ 233
第九章?印度戲劇?/ 234
第一節(jié)?印度戲劇概述?/ 234
第二節(jié)?首陀羅迦與《小泥車》?/ 236
第三節(jié)?迦梨陀娑與《沙恭達羅》?/ 240
第十章?日本戲劇?/ 245
第一節(jié)?日本戲劇概述?/ 245
第二節(jié)?菊池寬與《父歸》?/ 249
第三節(jié)?木下順二與《夕鶴》?/ 253
第十一章?中國古代戲劇?/ 256
第一節(jié)?中國古代戲曲概述?/ 256
第二節(jié)?關漢卿與《竇娥冤》?/ 260
第三節(jié)?白樸與《墻頭馬上》?/ 265
第四節(jié)?馬致遠與《漢宮秋》?/ 268
第五節(jié)?鄭光祖與《倩女離魂》?/ 272
第六節(jié)?王實甫與《西廂記》?/ 277
第七節(jié)?紀君祥與《趙氏孤兒》?/ 282
第八節(jié)?高明與《琵琶記》?/ 287
第九節(jié)?湯顯祖與《牡丹亭》?/ 291
第十節(jié)?洪昇與《長生殿》?/ 297
第十一節(jié)?孔尚任與《桃花扇》?/ 301
第十二章?中國現(xiàn)代戲劇?/ 306
第一節(jié)?中國現(xiàn)代話劇概述?/ 306
第二節(jié)?歐陽予倩與《桃花扇》?/ 311
第三節(jié)?郭沫若與《屈原》?/ 313
第四節(jié)?老舍與《茶館》?/ 316
第五節(jié)?曹禺與《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320
第六節(jié)?田漢與《關漢卿》?/ 334
第七節(jié)?夏衍與《上海屋檐下》?/ 339
第八節(jié)?丁西林與《一只馬蜂》?/ 342
第九節(jié)?陳白塵與《升官圖》?/ 345
第十節(jié)?吳祖光與《風雪夜歸人》?/ 347
后記?/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