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區(qū)域與城市經濟學》是一本面向研究生和科學研究者層面的著作。高級者,大量應用數學也。本書涉及微積分、概率論、線性代數、基礎統(tǒng)計與計量經濟學, 為了更通俗易讀,前面幾章會對有關數學知識做簡單介紹, 盡量做到淺入淺出。與本書配套的初級著作《區(qū)域與城市經濟學》(第2 版) (蹤家峰、潘麗群編著)主要面向初學者和本科生,幾乎未用到高等數學知識而僅用圖表表達。讀者可根據自身需要選用這兩本書。 本書提供了該領域學習研究的最精簡的模型與文獻, 是該領域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生和科研人員通向前沿的橋梁。 這些模型和文獻包括單中心城市經濟模型(AMM) 、多中心城市經濟模型、城市體系模型、新經濟地理模型、量化空間模型、Hotelling 模型和地方政府模型等, 涵蓋GIS 應用、空間計量經濟學、DEA 分析、雙重差分方法等。 本書不僅闡述了理論模型, 而且比較詳細地介紹了實證方法, 這符合理論模型與數據匹配的學科發(fā)展趨勢。 對于研究生而言, 花大精力閱讀經典文獻是必須的。 我們調研發(fā)現, 相關專業(yè)的碩士生乃至博士生真正系統(tǒng)讀過經典文獻者不多, 同時, 有些所謂的高級課程也只是初中級水準, 離高級和前沿差得很遠, 這是制約中國區(qū)域與城市經濟學發(fā)展的重要原因。 我們認為, 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層次的區(qū)域與城市經濟學專業(yè)學生(包括區(qū)域經濟學、城市經濟學、空間經濟學、經濟地理學等)至少應該掌握的理論有單中心城市模型、Rosen-Roback 模型、核心邊緣模型、量化空間模型與地方政府模型, 掌握的實證方法包括因果推斷、GIS 與空間計量等, 還需要掌握經典算法與數值分析、機器學習等技術。 可見, 這門學科的門檻較高。 在軟件方面, 最好需要掌握 GIS、Stata、Python 等, 會R 語言可以不學Stata, 不會R 語言最好要學習Stata。 軟件的入門是簡單的, 大致幾周即可成為這方面的熟練操作工, 但是要深入掌握, 則必須學習基礎的算法和數值分析, 不然基本上浮于表面, 而基本的算法和數值分析是大多數經濟類研究生所缺失的知識和能力。 對于研究生來說, 不僅需要熟練地進行實證研究, 而且需要花大力氣學習理論模型, 做到既能寫代碼, 又能進行理論模型推導, 切記少壯工夫老始成。 有的學生將文字敘述作為理論研究, 認為不做實證不寫代碼就是理論研究, 其實這與理論研究八竿子打不著, 理論模型創(chuàng)新的基礎在于對經典理論模型的熟悉, 如果連經典模型都聞所未聞, 連前人的肩膀都沒夠到, 那么談何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有的學生拘泥于城市經 濟學、區(qū)域經濟學、空間經濟學、經濟地理學、區(qū)域與城市經濟學的稱呼, 但其實它們沒多大區(qū)別, 是相互融合成的一個關于資源空間配置的經濟學科, 與其拘泥于它們的稱呼, 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學習理論模型和實證方法, 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 知中國, 服務中國。 政策研究只是該學科的一小部分, 不應該把政策解讀等同于該學科, 區(qū)域與城市經濟學主要是探求資源的空間配置規(guī)律, 而不是政策解讀。 在撰寫本書的過程中, 康明、白雪、謝凡等同學對部分數據進行了測算。 本書參考了國內外眾多文獻和講稿, 并結合了作者本人的學習心得和思考, 可作為經濟學類、經濟地理類等專業(yè)研究生的參考書, 亦可讓對經濟感興趣的讀者了解如何將地理因素納入經濟分析中, 對地理感興趣的讀者可以了解如何從經濟學的角度對地理進行分析。不可否認, 撰寫這本書是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的, 缺點和錯誤在所難免, 懇請廣大讀者和同行批評指正。 知無知, 我們知道自己對這門學科還有太多的東西沒有理解透, 這正是我們繼續(xù)學習和研究的動力之一。 我從事區(qū)域與城市經濟學的教學和研究20 余年,2004 年獲評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yè)副教授,2008 年獲評經濟學教授,2010 年開始指導區(qū)域經濟學等專業(yè)的博士生, 在國內較早對城市治理、區(qū)域治理等進行理論與實證研究,較早對AMM、Rosen-Roback、空間篩選、產業(yè)集聚等進行實證分析。 2005 年,我寫出了 Matlab 的空間計量代碼。 2012 年, 我在德國法蘭克福美因河畔的文化宮宿舍里開始系統(tǒng)推導新經濟地理、城市經濟的模型,推導過程很是辛苦,A4 紙用了600 多張,由此發(fā)現自己開始初步真正理解了區(qū)域與城市經濟學的理論模型。 我曾經教過高級微觀經濟學、高級計量經濟學、高級公共經濟學、高級區(qū)域經濟學、博弈論、區(qū)域經濟學/城市經濟學/空間經濟學、產業(yè)經濟學、房地產、財政學、中國財政思想史、管理學、組織行為學、Stata 應用、Python 入門等課程, 積累了經濟管理學的一些教學經驗。 自2004 年起,我陸續(xù)指導了區(qū)域經濟學、財政學等專業(yè)的碩士生和博士生,積累了一些指導經驗。 我經常激勵我的學生們, 要下苦功夫, 要做冷板凳, 科學研究不能花里胡哨,什么時候開始學習都不晚。 區(qū)域與城市經濟學在中國已經獲得長足的發(fā)展, 但大量創(chuàng)新性成果的涌現仍有漫長的道路要走, 研究者需要坐得十年冷板凳, 方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以文會友, 以友輔仁, 與讀者和同行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