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汸《春秋》學,源自黃澤,治經(jīng)特重左氏,認為屬辭比事為治《春秋》的不二法門,尤其重視義例的歸納,《春秋屬辭》即是趙氏闡述《春秋》義例之作,而《春秋集傳》則是《春秋屬辭》所闡義例的運用和發(fā)揮。體系嚴密,論說精詳,在《春秋》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據(jù)此書后趙汸弟子倪尚誼跋文稱,此書初稿始于至正八年(1348),至正十七年(1357)成編。此后,既又著《春秋屬辭》,乃覺《春秋集傳》尚未完善,史法經(jīng)義猶有未至,遂重新修訂,至昭公二十八年,因病擱筆。至明洪武二年(1369)卒后,其弟子尚誼乃就《春秋屬辭》義例續(xù)之。此書問世后,最早有明嘉靖十一年(1532)夏鏜校訂刊刻本,之后又有明金曰銿刻本及康熙版《通志堂經(jīng)解》本,二者俱來源于夏鏜校訂本。《通志堂經(jīng)解》后有乾隆補刊本、同治重刻本。而《四庫全書》亦收入此書,系據(jù)康熙版《通志堂經(jīng)解》抄錄。此次整理,以文字最為精善的康熙版《通志堂經(jīng)解》本為底本,以夏鏜校訂本、金曰銿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校本。
《春秋》學史上的重要著作,趙汸闡述《春秋》義例之作,本書的首個整理本
趙汸
----------------------------
趙汸(13191369),字子常,安徽休寧人。師從黃澤,究心《春秋》之學。晚年屏跡東山,專心著述,學者遂稱東山先生。著述頗豐,有《周易文詮》四卷,《春秋師說》《春秋集傳》《春秋屬辭》《春秋左氏傳補注》《春秋金鎖匙》《東山存稿》七卷,并傳于世。
錢永生
----------------------------
錢永生,男,江蘇省大豐市人,史學博士,F(xiàn)為湖南大學岳麓書院錢永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墨學及先秦哲學,在《湖南大學學報》等刊物上發(fā)表相關(guān)研究論文數(shù)篇。
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
----------------------------
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是經(jīng)批準、北京大學成立的實體性機構(gòu),以季羨林先生為首席總編纂,湯一介、龐樸、孫欽善、安平秋先生為總編纂,統(tǒng)籌《儒藏》工程的組織實施。中心聯(lián)合國內(nèi)外50所高校及研究機構(gòu),近400位國內(nèi)外學者參與,共同完成《儒藏》的編纂與研究。
目録
校點説明
趙氏春秋集傳序
春秋集傳序
春秋集傳卷第一
隱公
春秋集傳卷第二
桓公
春秋集傳卷第三
莊公
春秋集傳卷第四
閔公
春秋集傳卷第五
僖公上
春秋集傳卷第六
僖公下
春秋集傳卷第七
文公
春秋集傳卷第八
宣公
春秋集傳卷第九
成公
春秋集傳卷第十
襄公上
春秋集傳卷第十一
襄公下
春秋集傳卷第十二
昭公上
春秋集傳卷第十三
昭公下
春秋集傳卷第十四
定公
春秋集傳卷第十五
哀公
金居敬跋
春秋集傳後序
倪尚誼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