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意大利兩位著名的法學家彼得羅·雷西尼奧、桑德羅·斯奇巴尼直接為中國法學界的同仁撰寫的學術作品。其研究視野開闊,信息豐富,理論闡述深刻,極具歷史的厚重感和現(xiàn)實的時代感。該書對我國法學界、立法機構、司法實務同仁們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民法典及其法典化進程十分有益。 本書是一部有關對源自羅馬法的法典化、近現(xiàn)代民法典的形成與發(fā)展的鴻篇巨著。其內容共有二十二章,主要包括羅馬市民法的淵源-法典化和羅馬共同法的體系、作為羅馬共同法的優(yōu)士丁尼法典、法典化的羅馬共同法-截止于大革命時代的法典和現(xiàn)代法典、近現(xiàn)代法典的最初設想-近現(xiàn)代習慣與自然法學派之間、1804年的《拿破侖法典》、 繼受德國-奧地利(1811)總則模式的民法典、構建于羅馬法基礎上的法國民法典(1804年)之繼受及其修訂、十八世紀法學的法學的定位-注釋法學派的法典評論與學說編纂之間、法國民法典與奧地利民法典的相互吸收與多元化、學說匯纂式的法典、拉丁美洲的法典化、社會主義國家民法典對羅馬法體系的繼受、伊斯蘭法國家的法典化、東亞國家的法典化、1942年意大利民法典:勞動法發(fā)展成果的嵌入、東歐國家民法典的發(fā)展、民法法典化的未來展望等。
本書系意大利兩位著名法學家彼得羅·雷西尼奧、桑德羅·斯奇巴尼專為中國法學界的同人撰寫的一部學術作品,是一部闡釋近現(xiàn)代民法典的形成與發(fā)展以及私法一般原理的名篇佳作。全書主要包括兩大部分內容:一是描繪出民法典的創(chuàng)立、發(fā)展的不同路徑;二是闡釋了私法的一般原理。本書研究視野開闊,信息豐富,理論闡述深刻,同時具有歷史的厚重感和現(xiàn)實的時代感。旨在為中國法學界、立法機構和司法實務同人深入了解和研究民法典的發(fā)展進程及私法的一般原理提供一幅全面的圖景。
正是注意到法典重要根基存在于羅馬法體系之中,我們在出版該法典的中譯本時增加了有關的羅馬法淵源的索引(它僅限于我們已經出版的《民法大全選譯》中的文獻)。《拿破侖法典》最初的出版者和評注者曾經這樣做過,以便指導使用者對手中的新文獻做出解釋。意大利1865年《民法典》的最初出版者也這樣做過。對于1942年《民法典》也這樣做過。
這些淵源為閱讀提供了一條線索。優(yōu)士丁尼結束了羅馬法體系的形成階段,將它在《民法大全》中實現(xiàn)法典化。這一體系后來通過不斷更新對該法典及其概念、原則、制度和規(guī)范的解釋而發(fā)展。不斷形成著適合各個時代并且適應特殊法律文化的明確要求的新模式。這樣的文獻是所有模式的直接的或者間接的基礎,是了解各不同法典的鑰匙,只要它們不是孤立的東西。《意大利民法典》可以幫助人們接近羅馬法淵源 .而這些淵源又幫助人們理解該法典。然后這又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其他的法典。最近在德國也進行了一次類似的比較對照,起點是優(yōu)士丁尼的《法學階梯》,所涉及的比較對象有德國法典、奧地利法典、法國法典、意大利法典和西班牙法典,試圖重塑共同法。
彼得羅·雷西尼奧(Pietro Rescigno,1928-),意大利著名法學家、林琴科學院院士,意大利羅馬第一大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民法和私法。代表作有《論私法》《論合同》。
桑德羅·斯奇巴尼(Sandro Schipani,1940-),意大利著名法學家、意大利羅馬第二大學教授,拉美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民法和私法。桑德羅·斯奇巴尼教授出版了多部有關羅馬法的專著,主編了三十余部著作和教材,發(fā)表了有關羅馬法、法律體系、法典化、拉美國家和中國立法等研究領域的學術文章一百余篇!
譯者簡介:
費安玲,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意法典化與法學人才培養(yǎng)研究中心中方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民商法、羅馬私法、比較私法,發(fā)表學術論文一百余篇,獨著、主編學術著作和教材六十余部。
羅冠男,意大利羅馬第二大學法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史學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政法大學羅馬法與意大利法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領域為法律史、比較法。
第一編 民法典之路
第一章 終結羅馬法體系形成時代的法典之前提:法典的創(chuàng)立
第二章《優(yōu)士丁尼法典》的誕生:宣告羅馬法體系形成時代的終結
第三章 面向所有民族與全部時代的諸法典
第四章 近現(xiàn)代的偉大變革:對羅馬法淵源與法典化的重讀
第五章 拉丁美洲人民的獨立革命與羅馬法輸血之路徑:奴隸的自由解放、外國人的民事權利、法律的一般原則及對法律分支體系的承認與走向平等的新目標
第二編 私法的一般原理
第一章 法律經驗中的私法
第二章 法律體系
第三章 《意大利民法典》的起源、動因與事件
第四章 法律的淵源、對法律的解釋與對公平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