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足彩云之南,俯首尋甸故里。中央紅軍四渡赤水,兩進兩出云南,歷時28天的傳奇故事;紅二、六軍團百折不撓,四進四出云南,歷時67天的如煙往事;扎西集結尋甸決策聲東擊西皎平船夫金沙水拍興盛番族崖壁標語等佳話舊事,留下了中國工農紅軍在這塊熱土上多少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壯舉和軍民情誼。本書萍蹤紅軍長征史,追尋云南長征路,鉤沉尋甸長征事,不是簡單地重復歷史,而是從長征這枚永不褪色的徽章,激活我們堅定前行的力量源泉,走好我們的長征路。本書成稿,有賴于尋甸縣委宣傳部、史志辦,縣文旅局、教體局等部門提供的寶貴素材;云南省委黨史研究室、華東師范大學政治學系、教育學部、設計學院的老師、同學們到云南開展社會實踐,對素材做了深入的調研、挖掘與整理,三個院系的同學用專業(yè)知識保障了本書的歷史性、可讀性、教育性,為書稿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1.偉大長征精神普及讀物,一部關于紅軍長征過云南的軍史題材圖書。
2.云南省包括尋甸縣有著豐富的紅色資源,尤其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兩次經過,給當地群眾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走在云南的大城小鎮(zhèn),生活在尋甸的街頭巷尾,紅色印跡到處可見。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紅色精神歷久彌新,紅軍長征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成為我們走好新時代長征路的力量源泉。
3.本書成稿,有賴于尋甸縣委宣傳部、黨史研究室、縣文旅局、教體局等部門提供的寶貴素材;華東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政治學系、教育學部、設計學院的老師、同學們到云南開展社會實踐,對素材做了深入的調研、挖掘與整理,為書稿打下了一定的基礎。華東師范大學徐繼玲副教授、時任尋甸縣委宣傳部部長的龍晶晶同志全程參與本書的編撰,齊衛(wèi)平教授、閆方潔教授、李月琴副教授、中學歷史特級教師李惠軍老師等對書稿進行審讀,給予了細致的指導。
4.常規(guī)開本,典雅裝幀設計,便于干部群眾和青少年閱讀、收藏。
作者簡介
李彥壘,華東師范大學學校辦公室副主任,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黨史黨建、教育管理、鄉(xiāng)村振興。曾掛職云南省尋甸縣委常委、副縣長。
徐繼玲,歷史學博士,華東師范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歷史教育方面的研究。
龍晶晶,現任云南省昆明市呈貢區(qū)副區(qū)長,曾任尋甸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序
前言
第一章 壯麗史詩 巍峨豐碑
第二章 征戰(zhàn)云南 偉大轉折
第三章 長征中心 紅色尋甸
第四章 英雄兒女 輝映云嶺
第五章 賡續(xù)紅色記憶 傳承長征精神
附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