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定 價:70 元
當前圖書已被 7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鄭如意,于玲
- 出版時間:2023/7/1
- ISBN:9787523203316
- 出 版 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 中圖法分類:R174
- 頁碼: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
- 開本:32開

住院新生兒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離不開新生兒護理人員的精細化照護,針對這類人群的照護需要非常特別和專業(yè)的護理技術,本書籍針對所有的新生兒醫(yī)護人員進行撰寫的,供他們參考和學習,內容涵蓋了新生兒發(fā)育支持護理技術、危重新生兒護理評估技術、新生兒氣道護理管理技術、新生兒PICC置管及維護管理技術、新生兒皮膚護理技術、住院新生兒母乳喂養(yǎng)技術、新生兒家庭參與式照護技術這些關鍵的護理技術,掌握了這些技術后可以對住院新生兒病人進行很好的照護,也是專業(yè)人員極為期待的關鍵技術的解讀手冊。
健康的新生兒需要做好從孕期、產期到新生兒期的全面的連續(xù)性的精細化照護,照護團隊包括了非常多的角色,對于住院的新生兒來說,重要的三大角色是醫(yī)生、護士以及父母,每個角色都需要付出120%的努力,同時又充分地相互配合才能得到一個較好的結局,新生兒護士是責無旁貸地一直守護在住院新生兒身邊的角色,他們精細化照護能力關系到新生兒的短期結局和長期預后。新生兒護理水平需要加速提升,與醫(yī)生角色進行完美地配合,最終改善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的結局。
出生體重1500g以下的新生兒稱為極低出生體重兒,出生體重<1000g的新生兒稱為超低出生體重兒。2005年和2010年,我國學者先后完成兩次較大規(guī)模的全國性新生兒流行病學調查,調查顯示極超低出生體重兒占所有住院早產兒的比率約為8%。近年來隨著輔助生殖技術的廣泛應用和高齡產婦增多等原因,極低出生體重兒所占的比重有上升趨勢。極低、超低出生體重兒出生時各臟器的功能極不成熟,臨床病死率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很高。根據2010年WHO統(tǒng)計數據,死亡早產兒中約2/3為極超低出生體重兒,隨著新生兒診療護理技術的進步,2020年中國新生兒協作網數據顯示,胎齡28周早產兒的生存率達到80%左右。盡管如此,如何提高他們的生存率同時提高生存質量,依然是新生兒醫(yī)學領域的重要課題。 極低、超低出生體重兒的關鍵救治技術包括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有創(chuàng)和無創(chuàng)呼吸機、腸外營養(yǎng)以及抗生素的使用等,這些救治技術在我國許多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病房已經非常成熟,甚至接近發(fā)達國家的水平。極超低出生體重兒的生命非常脆弱,對護理技術有著極高的要求。在臨床醫(yī)學不斷發(fā)展的同時,護理專業(yè)技術需要協同提高,例如NIDCAP技術、氣道特殊護理技術、喂養(yǎng)技術、血管通路建立和管理技術以及家庭參與式照護技術等,都需要更細化的微護理專業(yè)團隊細致地實施,這些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了這些小早產兒的預后。因此,這樣的護理工作要求護士們具有很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很高的技術水平,是一個責任特別重、技術含量特別高的專業(yè)。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yī)院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病房每年收治的極低、超低出生體重兒達500例左右,在精細化護理技術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本系列叢書基于大量的證據以及臨床護理實踐,針對極低、超低出生體重兒的系列護理技術進行了分冊介紹。攜手中國醫(yī)藥教育協會新生兒護理分會的同仁們,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傾情撰寫了各分冊,力求讓新生兒科護士學習起來比較輕松而容易掌握,最終使全國的極低、超低出生體重兒及其家庭受益。在本書出版之際,感謝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長三角極低、超低出生體重早產兒精細化照護技術的聯合攻關項目(項目編號:18495810800)資助,感謝中國醫(yī)藥教育協會新生兒護理分會的同仁們的精誠合作,感謝新生兒科的前輩們在新生兒護理發(fā)展中的積淀,感謝我的導師黃國英教授對新生兒護理的重視和張玉俠教授的引領,感謝新生兒科周文浩教授、陳超教授、曹云教授的大力支持,特別要感謝全國新生兒科護士姐妹們勤勤懇懇的工作和奉獻,是你們親手挽救了千千萬萬寶寶們稚嫩的生命!
胡曉靜,副主任護師,碩士生導師,F任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yī)院護理部副主任。 兼任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分會護理學組青年委員會副組長;上海護理學會管理專業(yè)委員會委員;海峽兩岸醫(yī)藥衛(wèi)生交流協會第一屆新生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海峽兩岸醫(yī)藥衛(wèi)生交流協會第一屆新生兒專業(yè)委員會新生兒護理與護理管理學組副組長;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分會護理學組新生兒協作組副組長;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助產士分會袋鼠護理學組副主委;中華護理學會護理管理專業(yè)委員會青年委員,中華兒科護理學會新生兒學組副組長,中國醫(yī)藥教育協會新生兒專業(yè)委員會常委。
第一章 新生兒呼吸系統(tǒng)特點………………………… 1 第一節(jié) 概述……………………………………… 1 第二節(jié) 新生兒呼吸系統(tǒng)的解剖結構…………… 4 第三節(jié) 呼吸系統(tǒng)的生理特點…………………… 8 第四節(jié) 上呼吸道的生理特點 ………………… 16 第五節(jié) 下呼吸道的生理特點 ………………… 18 第二章 新生兒氧療 ………………………………… 21 第一節(jié) 新生兒氧療的指征 …………………… 21 第二節(jié) 新生兒氧療的方式 …………………… 26 第三節(jié) 新生兒氧療的監(jiān)護與管理 …………… 32 第三章 新生兒氧療的不良作用及預防 …………… 37 第一節(jié) 早產兒視網膜病的預防 ……………… 37 第二節(jié) 支氣管肺發(fā)育不良的預防 …………… 44 第四章 無創(chuàng)通氣的護理管理 ……………………… 61 第一節(jié) 無創(chuàng)通氣概述 ………………………… 61 第二節(jié) 持續(xù)呼氣末正壓通氣(CPAP/PEEP) ………………………………………… 71 第三節(jié) 經濕化高流量鼻導管吸氧 …………… 85 第四節(jié) Vapotherm精準流量系統(tǒng) …………… 88 第五節(jié) 鼻塞間歇正壓通氣 …………………… 95 第六節(jié) 無創(chuàng)通氣的佩戴與固定……………… 102 第七節(jié) 無創(chuàng)通氣的護理……………………… 108 第五章 有創(chuàng)通氣的護理管理……………………… 125 第一節(jié) 有創(chuàng)通氣概述………………………… 125 第二節(jié) 有創(chuàng)通氣的護理……………………… 132 第六章 常頻機械通氣模式………………………… 143 第一節(jié) 間歇指令通氣模式…………………… 143 第二節(jié) 同步間歇指令通氣模式……………… 151 第三節(jié) 輔助/控制通氣模式 ………………… 155 第四節(jié) 壓力支持通氣模式…………………… 158 第五節(jié) 容量控制通氣………………………… 163 第六節(jié) 容量保證通氣………………………… 169 第七節(jié) 壓力控制通氣………………………… 178 第七章 高頻機械通氣模式和一氧化氮治療……… 187 第一節(jié) 高頻機械通氣概述…………………… 187 第二節(jié) 高頻噴射通氣………………………… 205 第三節(jié) 高頻振蕩通氣………………………… 219 第四節(jié) 一氧化氮吸入治療…………………… 230 第八章 常用的氣道護理技術……………………… 247 第一節(jié) 機械通氣時氣道內吸引……………… 247 第二節(jié) 密閉式吸痰技術……………………… 258 第三節(jié) 淺吸痰………………………………… 262 第四節(jié) 霧化吸入……………………………… 264 第五節(jié) 氣道濕化技術………………………… 277 第六節(jié) 氣管插管防脫管技術………………… 286 第九章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預防策略…………… 291 第一節(jié) 概述…………………………………… 291 第二節(jié)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fā)生的 預防策略……………………………… 292 第三節(jié) 國際上常用的預防策略……………… 295 附 錄 新生兒氣道集束化護理管理技術關鍵點 總結………………………………………… 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