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學校:用積極合作式問題解決法改善學生行為(長踞亞馬遜教育管理類暢銷榜,一套美國教育專家傾心打造的學生行為管理方案)
定 價:59.9 元
就像閱讀困難的孩子難以掌握精通閱讀所需的技能一樣,有挑戰(zhàn)行為的孩子也難以掌握應對生活中的社交、情感和行為所需的技能。打破課堂紀律的學生往往被認為是無禮、失控、想要引人注意且缺乏學習動力的,這些需要我們幫助的學生有時卻收到了無效且最具懲罰性的幫助。學生以及父母、老師和校園管理者都很沮喪,渴望得到答案。格林博士走進了學生和教育工作者的思想世界,闡釋了舊式學校紀律規(guī)范和零容忍政策失敗的原因。他提供了獨創(chuàng)的、經(jīng)過實踐檢驗的理解和引導有行為問題的學生的新策略,為這群經(jīng)常被誤解的孩子發(fā)聲,幫助教育者真正弄清導致學生問題行為的真實因素并解決這些因素,并與他們建立有益的關系。
·本書是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羅斯·W. 格林博士的代表作,長踞亞馬遜教育管理類圖書暢銷榜。他提出的積極合作式問題解決法,幫助無數(shù)教師解決孩子挑戰(zhàn)行為的問題。·故事敘述 理論分析 策略呈現(xiàn),格林博士為教師提供了認識學生行為問題的新視角,通過評估學生在社交、情緒和行為方面缺乏的技能,及確定需要優(yōu)先解決的問題,發(fā)現(xiàn)學生行為背后的真相。通過大量實例和模擬場景對話,幫助教師正確與學生對話,引導學生轉化負面情緒,并教會學生認知靈活性、挫折適應性、情緒調節(jié)等B備的認知技能,從而改善學生的社交、情緒和行為問題。·本書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實踐指導性,可作為一線教師解決課堂管理難題的優(yōu)秀指導書。·另有問答環(huán)節(jié) ,回答讀者可能提出的問題,比較積極合作式問題解決法以及時下流行的學生行為分析及課堂管理理論。
歡迎閱讀《迷失在學!返男抻喓透掳姹尽W杂⑽氖装姘l(fā)行以來,我收到了無數(shù)父母和教育工作者的來信,他們都提到了這本書是如何幫助他們用更具同情心、更準確、更富有成效的視角來看待有行為問題的孩子面臨的困難。知道這么多的孩子現(xiàn)在得益于這種非敵對的、非懲罰性的、前瞻性的、協(xié)作性的且有利于關系改善的指導和關愛,令我非常欣慰。本書描述的這種模式,我們現(xiàn)在將其稱為積極合作式問題解決方案(Collaborative& Proactive Solutions,CPS),它仍在不斷發(fā)展。這次的新版本是對自2009年出現(xiàn)的CPS模式的修訂和提升。本書有幾大亮點:對 CPS的關鍵評估手段技能缺陷和未解決問題評估(Assessment of Lagging Skills and unsolved Problems,ALSUP)進行了修訂,書中會補充更多的內容來幫助你使用這一手段,并更清晰地表述了未解決問題的措辭在決定學生是否能夠參與到問題解決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如果未解決問題提到了學生的問題行為,包含成人對于學生問題行為起因的理論,太過寬泛或模糊,那么學生參與問題解決的可能性會降低。所以,你在本書中會看到敘述未解決問題的全新指南。如果按照指南來做,你會極大地提高學生參與問題解決的可能性。本書還更加清晰地表明了教師在協(xié)作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額外指導。當涉及從學生那里收集有關他們對未解決問題的擔憂的信息時,許多教師都會遇到困難。所以,在新版中,你會了解到更多的策略,它會在信息收集過程中為你提供指導,并幫助你更好地表達成人的擔憂,讓你知道如何與孩子協(xié)作完成頭腦風暴、選擇實際且令雙方都滿意的解決方案。上述內容都是具體的實施細節(jié),它們非常重要,但是宏觀的情況更加重要。令人遺憾的是,在我們所生活的這個時代,許多教師都感到自己像是準備迎接測試的機器,我們因高利害測驗而疲憊不堪,因而會覺得解決棘手問題并與學生建立幫助關系太浪費時間。然而不抱有希望的、被剝奪權利的、處在危險狀態(tài)的學生數(shù)量持續(xù)升高,這一切都告訴我們出了大問題……留堂、停學、開除、在校園增加警力等做法治標不治本,F(xiàn)在正是與孩子們建立積極關系,確保溝通渠道暢通,解決導致問題行為的問題的關鍵時刻。是的,學校課程非常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找到教育工作者在孩子生活中扮演的關鍵角色:幫手和問題解決者。我希望本書能夠作為路線圖,指引大家向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借用著名先知的一句話:此時不做,更待何時?對人潛能的浪費無疑是一種悲劇。在很多學校,有社交、情感、行為問題的孩子常常被誤解,而對于這類孩子的處理方式又與我們現(xiàn)在已知的問題根源背道而馳。因此,教師和父母所感受的挫敗和絕望是顯而易見的。許多教師持續(xù)感受到的巨大壓力同時來自學生課堂行為問題和與父母溝通問題這兩個方面,但他們卻沒有獲得所需的支持,以幫助這些問題學生。半數(shù)教師會在入職4年內選擇離職,而有行為問題的學生和他們的父母是這些教師提及的主要離職原因之一。父母知道孩子在學校遇到了困難,清楚他們受到了批評,感到孩子受了委屈,甚至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是父母無力扭轉這一切,同時又因與學校教師交流不暢,感到沮喪無助,無法及時幫助自己的孩子。學校紀律規(guī)范被打破了。不出所料,一味加大控制力度并不奏效。來自美國心理協(xié)會的一個工作組很久之前就曾得出結論稱,原本以減少校園暴力現(xiàn)象和行為問題為目的的零容忍政策,實施起來卻適得其反。同時,我們對過去十年的相關研究回顧后發(fā)現(xiàn),這類政策不僅不能保障校園安全、有效解決學生行為問題,反而促使行為問題增多、輟學率上升。但是,美國公立中小學每年卻繼續(xù)下發(fā)多達23萬把戒尺,開除11萬名學生,勒令300萬名學生停學,更無須說每年數(shù)以百萬次,數(shù)也數(shù)不清的留堂懲罰了。要幫助他們,就需要進行巨大的變革。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這些變革并非許多人所想的那么痛苦、艱難。所以,我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因為太多的孩子在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中被放棄了,而這本書講的就是處理這類問題的不同方法。我每年都會與幾百個有行為問題的孩子進行溝通。這些孩子十分渴望能夠達到他人在學校和在生活中對他們提出的社交、情緒和行為要求,但是他們似乎無法成功。許多孩子甚至因為陷在困境中太久了,從而不再相信有人知道如何幫助他們。我每年也和上百位教師一同工作。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也都深深地關心孩子,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了他們的學生身上。但是,多數(shù)教師也都認為了解和幫助問題學生并不是教學的主要部分,并且承認他們會采取一些嚴厲的措施,幫助他們應對部分問題學生及其父母。同時,多數(shù)教師也表示日常教學和強加在他們身上的新任務已經(jīng)讓他們疲于應付,因而他們根本無暇反思如何更好地幫助班級里的問題學生。15年前,我寫過一本書,書名叫作《暴脾氣小孩》,這本書是寫給父母的。自那時起,我在這本書中敘述的模式,現(xiàn)稱作積極合作式問題解決方案(CPS),不僅應用于上千個家庭,還廣泛應用于數(shù)十個精神病科住院部、兒童福利機構、少管所,以及普通和專門的教育機構。顯而易見,這本書所描繪的CPS模式應用于學校的方法,正是大家所迫切需求的。現(xiàn)在你知道了我寫這本書的原因,和這本書的目標讀者。那么,接下來我要談一談我是如何構思本書的。幫助有社交、情緒和行為問題的孩子并不是一場簡單的機械演練。孩子不是機器,當然成人也不是機器,所以促使他們在一起合作的過程絕不是死板機械的。這項工作并不簡單,可能會讓人感到混亂、不適。它需要團隊合作,特別是在這項工作要求我們質疑經(jīng)典和傳統(tǒng)做法時,更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韌勁。這本書包含大量的材料和案例,通過這些內容,你可以更好地了解有行為問題的孩子,明白如何應用CPS模式,清楚如何協(xié)同工作,才能更有效地幫助這些孩子。這本書還包括一些連載故事,這些故事當中的老師、父母和校領導為了讓事情變好,會采取一些讓人混亂、不適的嘗試。我寫這類故事主要是為了以下幾點:第一,它能讓內容從想法迅速過渡到實踐;第二,它能讓事件中每個角色體會的挑戰(zhàn)、壓力、壓力來源、疑問、困難、焦慮更加鮮活生動;第三,它為讀者提供了在不同條件下可以使用的具體詞匯。經(jīng)常有人說:我明白CPS模式,但我需要知道在實際應用中,CPS是如何實施的。也有人說:我需要體會一下 CPS模式下的用詞。他們還會問:讓整個學校都這么做,真的現(xiàn)實嗎?為此,這類故事中必須要含有豐富的真實案例和對話內容。書中所有人物都基于我了解且合作過的教育工作者、父母和孩子。書中的內容也都來源于他們努力克服的挑戰(zhàn)以及他們采取的方法。書中有些人物是現(xiàn)實生活中多個人物的結合,他們的名字和具體信息都會被隱去。我會盡可能以最佳角度來展現(xiàn)這些人物,但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并不是百分百真實的。所以,故事中的校長并不能代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每位校長,她就只是故事中的校長。故事中的孩子、父母、教師和其他人物同樣如此。他們并非我的刻板印象,他們也并沒有代表性,他們只是我選擇的角色,用來幫助我展示改變課堂和學校紀律文化時會遇到的固有困難和復雜情況。同樣,書中的學校種類也沒有針對性。很明顯,這是一所公立學校,多數(shù)情況發(fā)生在6年級。但我對年級特征及其學生的民族和社會經(jīng)濟地位都特意做了模糊處理。雖然這些特征有時會起到一定作用,但在人們使用CPS模式時它們通常不會對后果產(chǎn)生較大影響,F(xiàn)實中,在學校里許多女學生也會有問題行為,但為了方便表述,本書中的問題學生多是男生。雖然本書寫的是有社交、情緒和行為問題的孩子,但我在書里用的是有行為問題的孩子,來指代有以上三方面問題的孩子。本書并非學術著作。教育領域中有許多倡議是為了確保孩子能夠獲得學業(yè)上的教育而提出的,而這本書則是為了那些被這些倡議莫名其妙丟下的孩子而寫的。我寫這本書,并不是要批評或責怪教育工作者們。當然,也不是為了批評或責怪那些有行為問題的孩子或他們的父母。我想要改變這個不能為教師、父母或有行為問題的孩子提供幫助的美國教育體制。為了探究如何實現(xiàn)這些改變,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我們需要實現(xiàn)三大轉變:(1)在了解導致孩子問題行為的因素方面實現(xiàn)巨大轉變;(2)建立機制,變被動幫助為主動幫助;(3)制定程序,幫助人們協(xié)作解決問題。通過閱讀本書,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收獲。有的人可能會覺得問題行為可以回溯到認知技能的落后這一觀點很新穎;有的人可能覺得限制后果措施的使用令人大開眼界;有的人可能覺得CPS模式的具體構成要素,以及這些要素區(qū)別于(且通常優(yōu)于)其他有行為問題的孩子交流和關心的方式,令人頗受啟發(fā)。而有的人(可能是那些憤世嫉俗的人)則會覺得本書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帶來了新的希望。然而,有一件事從未改變,那就是,想從你要閱讀的內容中收獲更多,你需要先保證有一顆開放的心和一個有想象力的大腦。
羅斯·W. 格林博士(Dr. Ross W. Greene)現(xiàn)任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格林博士曾在哈佛醫(yī)學院任教20余年,擔任臨床心理學副教授。他還是非營利組織Lives in the Balance的負責人。該組織為有行為問題的兒童及其父母和教師提供協(xié)作和主動解決方案。他的教學實踐和研究得到了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和美國JIAO育部的支持。
贊譽之辭新版序言前言
第1章 為什么學生會迷失在學校第2章 如果有能力,學生會做得很好第3章 應對學生挑戰(zhàn)行為的3種方法第4章 積極合作式問題解決法:改善學生行為的關鍵第5章如何克服過程中的阻礙第6章 如何教會學生必要的思維技能第7章 集體的力量:應對學生行為問題的班級解決方案第8章與父母一起合作,更好地改善孩子行為第9章 改變,從現(xiàn)在開始
附錄1:技能缺陷和未解決問題評估附錄2:問題解決方案附錄3:深挖信息速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