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教外語》在丹麥首次出版就被外語教師當作圣經,在外語教育界產生過巨大影響。本書有助于我們比較全面、深入地了解外語教學史上流行過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葉氏倡導在外語教學中使用直接法,并優(yōu)先解決語音問題。他認為,外語教學的終極目標是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外語交際能力,教授外語的首要任務是盡可能地讓學生接觸外語和使用外語。這些理念,對今天的第二語言和外語教學仍然具有積極的示范和引導作用。
作者簡介:
奧托葉斯柏森(OttoJespersen,1860-1943),丹麥語言學家,研究涵蓋普通語言學、語法學、語音學、語言史、語言哲學、外語教學、國際輔助語等多個領域,對普通語言學,特別是英語語法學的貢獻尤為顯著,有語言學之父的美譽。
譯者簡介:
田靚,文學博士,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師從陸儉明教授,現(xiàn)為北京語言大學國際漢語教學學部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和研究工作,興趣主要集中在語言教學和習得研究,于核心期刊發(fā)表論文數(shù)十篇。2013-2014年訪問斯坦福大學東亞語言系,進修第二語言教學與教育發(fā)展研究;2016-2019年受教y部外派加拿大阿爾伯塔省,任該省教育廳中國語言文化特別顧問。在海外工作和學習期間,受聘美國明德中文暑期學校的研究生項目,擔任指導教師;曾為加拿大阿爾伯塔省教育廳的中文項目提供教師培訓課程,組織并參與本土漢語教師培訓項目,提供課程及咨詢工作。
前言
章 外語教學改革的背景與教學目的
第二章 外語教學的原則和方法
第三章 選擇閱讀材料的原則和方法
第四章 翻譯能力不是外語教學的培養(yǎng)目標
第五章 外語教學的新方法
第六章 翻譯是考查學生是否理解的一種手段
第七章 練習和有意義的練習
第八章 語法教學方法(一)
第九章 語法教學方法(二)
第十章 語音教學的原則和方法
第十一章 高年級學生全面提升外語聽說讀寫能力的必要性以及實施新方法的四個瓶頸
參考文獻
譯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