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40 元
叢書名:21世紀全國高等院校汽車類創(chuàng)新型應用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劃教材
- 作者:周長城 ,等 著
- 出版時間:2011/3/1
- ISBN:9787301185247
- 出 版 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U467.4
- 頁碼:325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開
通過汽車簡化振動模型和實際行駛振動模型,介紹了汽車振動分析的基本概念,分別對單自由度振動、二自由度振動、多自由度振動、固有特性的近似計算方法、連續(xù)系統振動、非線性振動、隨機振動、車輛懸架阻尼比匹配和減振器阻尼特性以及MATLAB軟件在汽車振動問題分析中的應用進行講解,最后對汽車振動特性試驗的基本方法、技術方案和儀器設備進行講解,對汽車特性室內模型試驗進行介紹,并對某輕型越野車的整車行駛平順性進行實際測試和試驗結果分析。《汽車振動分析與測試》以學生為本,注重能力培養(yǎng),內容敘述力求深入淺出、層次分明,既有理論分析,又有試驗測試。各章節(jié)都有理論分析和實例講解,最后編排有小結和習題。
《汽車振動分析與測試》是編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和科研成果總結基礎上編寫而成的,其中,第1章~第5章可作為高等院校機械工程、車輛工程、交通運輸、工程機械及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生教材;第6章~第12章可作為研究生教材,還可作為車輛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注重以學生為本: 站在學生的角度,根據學生的知識面和理解能力來編寫,考慮學生的學習認知過程,通過不同的工程案例或者示例深入淺出進行講解,緊緊抓住學生專業(yè)學習的動力點,鍛煉和提高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 ∽⒅厝宋闹R與科技知識的結合: 以人文知識講解的手法來闡述科技知識,在講解知識點的同時,設置閱讀材料板塊介紹相關的人文知識,增強教材的可讀性,同時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 ∽⒅貙嵺`教學和情景教學: 書中配備大量實景圖和實物圖,并輔以示意圖進行介紹,通過模型化的教學案例介紹具體工程實踐中的相關知識技能,強化實際操作訓練,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設計有豐富的題型,在鞏固知識技能的同時啟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 ∽⒅刂R技能的實用性和有效性: 以學生就業(yè)所需專業(yè)知識和操作技能為著眼點,緊跟最新的技術發(fā)展和技術應用,在理論知識夠用的前提下,著重講解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所需的技能,突出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1章 振動基本概念
1.1 振動系統組成要素及等效參數
1.1.1 振動系統組成要素
1.1.2 振動系統的等效參數
1.2 振動的分類
1.3 振動方程建立及響應的求解
1.3.1 簡諧振動
1.3.2 諧波分析
1.4 車輛振動簡化模型
小結
習題
第2章 單自由度振動
2.1 單自由度振系的自由振動
2.2 單自由度振系的強迫振動
2.2.1 簡諧激勵下的強迫振動
2.2.2 一般性周期激勵下的強迫振動
2.2.3 任意激勵下的強迫振動
2.3 振動隔離
2.3.1 主動隔振
2.3.2 被動隔振
小結
習題
第3章 二自由度振動
3.1 自由度自由振動
3.1.1 二自由度振動微分方程
3.1.2 二自由度無阻尼自由振動
3.1.3 二自由度有阻尼自由振動
3.2 二自由度強迫振動
3.2.1 諧波激振力下的強迫振動
3.2.2 疊加法求系統響應
3.3 路面激勵下的強迫振動
3.3.1 車身與車輪雙質量系統
3.3.2 雙軸汽車振動
小結
習題
第4章 多自由度振動
4.1 多自由度系統振動微分方程
4.1.1 直接法
4.1.2 拉格朗日法
4.1.3 影響系數法
4.2 多自由度振動系統的固有特性
4.2.1 固有頻率
4.2.2 主振型
4.3 多自由度無阻尼振動系統的模態(tài)分析
4.3.1 義坐標和坐標變換
4.3.2 模態(tài)分析
4.4 多自由度無阻尼振動系統的響應計算
4.4.1 自由振動響應
4.4.2 強迫振動響應
4.5 多自由度有阻尼振動系統的實模態(tài)分析
4.5.1 實模態(tài)分析的條件
4.5.2 有阻尼系統的自由衰減振動響應
4.5.3 比例阻尼多自由度系統在簡諧激振下的振動響應
4.5.4 任意激振下比例阻尼多自由度系統振動響應
4.6 多自由度有阻尼振動系統的復模態(tài)分析
4.6.1 狀態(tài)空間方法
4.6.2 復特征值、復特征向量和復模態(tài)矩陣
4.6.3 復特征向量對矩陣A和B的正交性
4.6.4 坐標變換
小結
習題
第5章 固有特性近似計算方法
5.1 矩陣迭代法
5.1.1 基頻和振型的求法
5.1.2 二階固有頻率和振型的求法
5.1.3 高階固有頻率和振型的求法
5.2 子空間迭代法
5.3 瑞利能量法和鄧克萊法
5.3.1 瑞利能量法
5.3.2 鄧克萊法
5.4 傳遞矩陣法
5.4.1 單元傳遞矩陣
5.4.2 系統傳遞矩陣
5.4.3 傳遞矩陣法求固有頻率和振型
5.4.4 分支傳動系統的傳遞矩陣法
5.5 具有零特征根和重特征根的系統振型解法
小結
習題
第6章 連續(xù)系統振動分析
6.1 弦的橫向振動問題
6.2 時間與空間變量分離方法
6.3 桿的縱向振動及軸的扭轉振動
6.4 梁的橫向振動
6.5 薄板的彎曲振動
6.5.1 薄板振動微分方程
6.5.2 矩形薄板自由振動的Levy解
6.5.3 圓形薄板的自由振動
6.5.4 薄板固有頻率的變分式
6.5.5 用Rayleigh-Ritz法分析薄板的自由振動
6.5.6 薄板的強迫振動
6.6 連續(xù)系統振動響應的模態(tài)分析法
6.6.1 連續(xù)系統振型的正交性
6.6.2 連續(xù)系統無阻尼強迫振動的模態(tài)分析
小結
習題
第7章 非線性振動分析
7.1 非線性振動及基本概念
7.1.1 相平面
7.1.2 平衡的穩(wěn)定性
7.2 非線性自由振動的近似解析法
7.2.1 攝動法
7.2.2 參數變易法
7.2.3 諧波平衡法
7.3 非線性強迫振動的近似解析法
7.3.1 跳躍現象
7.3.2 次諧波振動
7.4 非線性Duffing系統與特性分析
7.4.1 非線性Duffing系統的自由振動精細積分法
7.4.2 非線性Duffing時滯系統的強迫振動特性分析
7.4.3 非線性Duffing剛度擾動系統的強迫振動特性分析
7.5 自激勵振動
小結
習題
第8章 隨機振動
第9章 車輛行駛振動
第10章 車輛懸架最佳阻尼匹配
第11章 MATLAB及在汽車振動分析中的應用
第12章 汽車振動測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