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教授的思維訓練課: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
定 價:69 元
本書以作者為清華大學全校學生開設的趣味力學實驗及制作力學中的創(chuàng)意設計等通識課程為基礎,提煉其中通俗易懂的內容,通過有趣的知識講解,用圖文并茂的形式講述生活中遇到的力學等科學知識。書中案例、實踐活動全部由作者原創(chuàng)設計,部分內容曾在電視臺節(jié)目中展示。本書介紹知識內容的同時,更側重思維訓練和能力培養(yǎng)。分為四章,每章約十個生活中的趣味問題,利用觀察、聯想、直覺等方法,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計算相結合的形式,對每個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以開闊視野,啟迪思想。章觀察與思考:地球在運動嗎從地心說到日心說、蘋果砸到牛頓了嗎萬有引力定律發(fā)現的歷史背景、自行車輪的運動你觀察仔細嗎等。第二章建模與分析:為什么筷子容易折斷材料的性質、為什么礦泉水瓶凹凸不平結構與形狀等。第三章創(chuàng)意與發(fā)明: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方法法無定則、尋找四葉草自己創(chuàng)造幸福、神奇的圓周率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現、引力甩擺航天中的異想天開等。第四章動手與實踐:紙橋過車、彈簧秤稱大象、飛針穿玻璃、神奇的平衡、小熊爬繩、無輪小車等內容。理解科學的本質,建立底層的思考邏輯!讓你腦海里構建科學圖景!
這本書,傳授的不僅是知識,更是方法!學會如何思考,并掌握思考的方法,去解決問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多學科與跨學科融合,激發(fā)人類的創(chuàng)造力。這是一本內容豐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幫助學生進行跨學科思維訓練的書,你可以從中看到簡明的科學發(fā)展史;看到不同學科重要的模型;看到很多有趣的挑戰(zhàn)項目;看到快速分析并解釋生活現象的原理;看到無處不在的思維方法和處理問題的技巧;看到你所學過的大部分課程但又截然不同。
教育是為了培養(yǎng)具有良好人格品性、較強行動能力、較好思維品質和較深創(chuàng)造潛能的人才。教育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一本內容豐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幫助學生進行跨學科思維訓練的書,你可以從中看到簡明的科學發(fā)展史;看到不同學科重要的模型;看到很多有趣的挑戰(zhàn)項目;看到快速分析并解釋生活現象的原理;看到無處不在的思維方法和處理問題的技巧;看到你所學過的大部分課程但又截然不同。下面是本書涉及的課程:● 語文(復原欹器中的《孔子家語》);● 數學(重新發(fā)現開普勒定律中對數據進行各種運算并找到規(guī)律);● 物理(顯微鏡和望遠鏡中的透鏡成像);● 生物(生命科學領域的重要模型中的遺傳與變異);● 地理(從地心說到日心說中的宇宙模型);● 音樂(吉他品柱的距離中的十二平均律);● 體育(跳高的方式中背越式的原理);● 美術(地球的周長中的透視原理);● 計算機(帕斯卡計算機中的補碼思想);● 勞技(小鴨下山中的動手實踐);● 邏輯(批判性思維中的邏輯判斷);● 思政(尋找四葉草中自己創(chuàng)造幸福的快樂);…………當然,更多內容涉及多學科與跨學科融合。
本書內容有三個來源:我在清華大學開設的課程,每次課前安排的短小講座;在清華大學開設的創(chuàng)意挑戰(zhàn)課程;在全國各地給大、中、小學生做的報告和開展的創(chuàng)意活動。來源一:課前短小講座。我在清華大學給本科生開設了理論力學、航天器動力學課程。除了常規(guī)的教學內容,我有意識地采用課前短小講座的形式增加了很多關于思維、創(chuàng)意的內容。這些內容短小精練,既與課程內容密切相關,又富于啟發(fā)。用所學知識分析案例背后的道理,一方面讓學生了解理論如何應用于實踐,另一方面案例中的結論具有啟發(fā)作用,讓學生感受到雖然是從物理學角度得到的結論但是又具有更普遍的意義,從而超越了知識本身。來源二:創(chuàng)意挑戰(zhàn)課程。我提倡一種基于設計的學習,把定性分析、定量計算、創(chuàng)意設計、動手實踐融為一體,后得出具有教育意義的結論并用實物進行演示,這是學生喜歡但目前教育中所缺乏的模式。為此我開設了趣味力學實驗及制作、力學中的創(chuàng)意設計課程。其中趣味力學實驗及制作是清華大學批創(chuàng)意實踐課程,我?guī)ьI學生做了很多創(chuàng)意挑戰(zhàn)項目,包括本書第四章動手與實踐中的大部分活動,彈簧秤稱大象飛針穿玻璃手機吊冰箱等還被中央電視臺做成了科普節(jié)目;小鴨下山則成為電視節(jié)目《加油!向未來》中的一期節(jié)目。來源三:開展創(chuàng)意活動。除了在清華大學教學,我有機會在全國各地給大、中、小學生,甚至幼兒園小朋友做創(chuàng)意講座,上示范課程,開展了很多趣味創(chuàng)意活動。面對年齡跨度很大的學生,就不適合講太具體的知識,所以我更多講解思維、創(chuàng)意的方法,結合案例進行啟發(fā)引導。為此我自己設計了思考問題的角度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開發(fā)了很多創(chuàng)意活動的道具。鑒于此,我整理并適當刪減了一些復雜的內容,補充了一些簡單的案例,構成本書的基本內容,小學高年級和初中學生都可以看懂。書中通過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司空見慣的現象,以及科學和工程中有趣的歷史或裝置,分析其背后的道理、思考的方法及給我們的啟示。書中的案例有趣且具有啟發(fā)意義。章觀察與思考,介紹了如何透過現象看本質。從身邊自行車說起,從輻條是否模糊引發(fā)認知沖突,繼而引出雖然有眼見為實的說法,但眼睛所看到的現象可能只是事物的表面現象,我們除了要仔細觀察,同時還需要善于思考。第二章建模與分析,介紹了如何解釋我們所關心的問題。例如,竹筷子為什么不容易拉斷而很容易折斷,通過對竹纖維受力的形象分析,很自然地理解團結一致力量大,而各自為戰(zhàn)容易被各個擊破的道理。第三章創(chuàng)意與發(fā)明,介紹了一些發(fā)明的案例,包括工具和方法。以跳高為例,不同的過桿方式會得到不同的成績,引申出做事情方法的重要性。在能力一定的情況下,方法好就可以事半功倍,這一結論超越了學習具體的知識,方法比知識更重要,富有啟發(fā)意義。第四章動手與實踐,介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案例。例如,復原孔子時代欹器的案例,把教育含義、創(chuàng)意設計、動手實踐融合在一起。經過定性分析和計算,可以設計并做出一個在桌面上演示的模型,是很好的座右銘。
高云峰,博士,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教授,現任中國力學學會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主任。研究領域為衛(wèi)星軌道與姿態(tài)控制。主持過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軍工等項目。出版教材、專著及科普著作10余部,發(fā)表論文100余篇,獲發(fā)明專利授權2項。曾參與我國首次太空授課的方案論證、道具原型設計與制作、講稿撰寫等工作,并接受《新聞1 1》專訪。先后與中央電視臺等電視臺合作,在《加油!向未來》《異想天開》《異想天開之大師挑戰(zhàn)賽》《走近科學》《我愛發(fā)明》《原來如此》等欄目中策劃設計了數百個原創(chuàng)科普實驗和游戲,累計觀眾人次過億。
章 觀察與思考……………………………………………………… 001自行車車輪的運動你注意到了什么…………………………………………… 003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地球在運動嗎……………………………………………… 007重新發(fā)現開普勒定律數據中隱藏著規(guī)律嗎…………………………………… 016現象與本質蘋果砸到牛頓了嗎………………………………………………… 021辛勤的螞蟻1 1= ?… ………………………………………………………… 026時間與方向知識如何轉換為能力……………………………………………… 031自然界的啟示自旋一定穩(wěn)定嗎………………………………………………… 037批判性思維太空中肉眼能看見長城嗎………………………………………… 043渡渡鳥與樹的故事萬物有關聯嗎……………………………………………… 051第二章 建模與分析……………………………………………………… 055物質科學領域的重要模型原子模型…………………………………………… 058生命科學領域的重要模型DNA 模型… ……………………………………… 065地球科學領域的重要模型板塊模型…………………………………………… 070比例分析為什么大型鳥不容易飛起來………………………………………… 076材料的性質為什么筷子容易折斷……………………………………………… 083摩擦自鎖你能一只手抓起籃球嗎……………………………………………… 089從細節(jié)處進行定性分析用力學如何考古………………………………… 094吉他品柱的距離疏密排列背后有什么道理…………………………………… 100從投影說起如何從具體問題上升到方法……………………………………… 105
第三章 創(chuàng)意與發(fā)明……………………………………………………… 111與眾不同發(fā)明創(chuàng)造有哪些方法………………………………………………… 114顯微鏡和望遠鏡如何進行組合式發(fā)明………………………………………… 122生命的來源如何得出有說服力的證據………………………………………… 129地球的周長如何利用差異尋找答案…………………………………………… 136帕斯卡計算機如何讓加法器做減法…………………………………………… 144跳高的方式如何做到事半功倍………………………………………………… 151意想不到的圓周率如何變換使問題簡單……………………………………… 155航天中的引力甩擺如何借力飛行……………………………………………… 161蒸汽機的發(fā)明與改進如何穩(wěn)定地工作………………………………………… 168第四章 動手與實踐……………………………………………………… 175彈簧秤稱大象如何簡單巧妙地解決問題……………………………………… 177飛針穿玻璃如何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182神奇的平衡如何利用摩擦自動完成任務……………………………………… 189無輪小車如何驗證猜測………………………………………………………… 194尋找四葉草如何自己創(chuàng)造幸福………………………………………………… 200手機吊冰箱如何把力放大10 萬倍… ………………………………………… 205復原欹器孔子的中庸之道如何體現…………………………………………… 211小鴨下山如何讓不倒翁行走起來……………………………………………… 216記里鼓車古代如何計算里程……………………………………………………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