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家書(沈從文誕辰120周年精裝紀念版)沈從文與家人率性至情的動人之作
定 價:49.8 元
沈從文一生給夫人張兆和寫過許多書信,他曾在信中言及他的愛情:愛情呢,得到一種命運,寫信的命運。這種寫信的命運從作者追求張兆和開始,到兩人終于結為夫妻,經(jīng)歷新婚遠別,亂世飄零,政治劫難,一直未曾停止。信中有執(zhí)著愛戀,湘情景致,有離愁別恨,無不洋溢著這位作家真摯的情感。這些本難以見到的書信,卻因種種因緣際會得以成書,為我們展開這位傳奇作家真實的一面。
1.2022年沈從文先生誕辰120周年精裝紀念版。裝幀精美,值得收藏。2.沈從文一生給夫人張兆和寫過許多書信,他曾在信中言及他的愛情:愛情呢,得到一種命運,寫信的命運。這種寫信的命運從作者追求張兆和開始,到兩人終于結為夫妻,經(jīng)歷新婚遠別,亂世飄零,政治劫難,一直未曾停止。信中有執(zhí)著愛戀,湘情景致,有離愁別恨,無不洋溢著這位作家真摯的情感。3.這份本難以見到的書信,卻因種種因緣際會得以成書,為我們展開這位傳奇作家真實的一面。
沈從文(19021988)湖南鳳凰人,20 世紀優(yōu)秀的中國文學家之一。早年投身行伍,1924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是白話文革命的重要踐行者和代表作家。主要著作有:小說《邊城》《長河》《龍朱》《虎雛》《月下小景》等,散文《從文自傳》《湘行散記》《湘西》等,文論《廢郵存底》及續(xù)集、《燭虛》、《云南看云集》等。20 世紀 50年代后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物研究。晚年所著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填補了中國文物研究史上的一項空白。沈從文憑一顆誠心,一支筆,用干凈的文字塑造了純美的湘西世界。他的作品,滿是自然的美麗和人性的純粹。在充滿焦慮甚至苦難的現(xiàn)實中,他筆下的世界,給我們的心靈開辟了一方凈土。
劫余情書_ 001由達園致張兆和(一九三一年六月)_ 002湘行書簡_ 009引子_ 010張兆和致沈從文之一(一九三四年一月八日)_ 010張兆和致沈從文之二(一九三四年一月九日第一信)_ 012張兆和致沈從文之三(一九三四年一月九日第二信)_ 014沈從文致張兆和_ 016在桃源(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二日)_ 016小船上的信(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三日第一信)_ 018泊曾家河三三專利讀物(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三日第二信)_ 021水手們三三專利讀物(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四日第一信)_ 023泊興隆街(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四日第二信)_ 027河街想象(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四日第三信)_ 029憶麻陽船(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四日第四信)_ 031過柳林岔(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五日第一信)_ 033泊纜子灣(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五日第二信)_ 036今天只寫兩張(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六日第一信)_ 039第三張(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六日第二信)_ 042過梢子鋪長潭(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六日第三信)_ 044夜泊鴨窠圍(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六日第四信)_ 047第八張(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六日第五信)_ 051夢無憑據(jù)(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六日第六信)_ 053鴨窠圍的夢(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七日第一信)_ 054鴨窠圍清晨(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七日第二信)_ 056歪了一下(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七日第三信)_ 060灘上掙扎(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七日第四信)_ 062泊楊家岨(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七日第五信)_ 068潭中夜?jié)O(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七日第六信)_ 071橫石和九溪(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日第一信)_ 074歷史是一條河(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日第二信)_ 081離辰州上行(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九日第一信)_ 084虎雛印象(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九日第二信)_ 085到瀘溪(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九日第三信)_ 087瀘溪黃昏(一九三四年一月十九日第四信)_ 089天明號音(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日)_ 091到鳳凰(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三日)_ 093感慨之至(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二日)_ 094辰州下行(一九三四年二月一日)_ 096再到柳林岔(一九三四年二月二日第一信)_ 098過新田灣(一九三四年二月二日第二信)_ 101重抵桃源(一九三四年二月二日第三信)_ 104尾聲_ 106沈從文致沈云六_ 106飄零書簡( 選)_ 108張兆和致沈從文_ 109北平(一九三七年九月九日)_ 109北平(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四日)_ 112北平(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五日)_ 115致張兆和_ 118武昌(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六日)_ 118張兆和致沈從文_ 122北平(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九日)_ 122北平(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一日)_ 124北平(一九三八年三月二十二日)_ 126致張兆和_ 129沅陵(一九三八年四月三日)_ 129沅陵(一九三八年四月十二日第一信)_ 132沅陵(一九三八年四月十二日第二信)_ 135沅陵(一九三八年四月十三日)_ 138昆明(一九三八年七月三十日第一信)_ 140昆明(一九三八年八月二日)_ 143昆明(一九三八年八月十九日)_ 144張兆和致沈從文_ 151北平(一九三八年八月二十五日)_ 151霽清軒書簡_ 153致張兆和_ 154頤和園(一九四八年七月二十九日)_ 154頤和園(一九四八年七月三十日)_ 159頤和園(一九四八年七月三十一日)_ 163頤和園(一九四八年八月一日)_ 165頤和園(一九四八年八月上旬)_ 167囈語狂言( 選)_ 168張兆和致沈從文_ 169北平(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八日)_ 169復張兆和_ 171清華(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九日左右)_ 171張兆和致沈從文(暨沈從文批語·復張兆和)_ 172清華(一九四九年一月三十日)_ 172張兆和致沈從文_ 175北平(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_ 175復張兆和_ 177清華(一九四九年二月二日)_ 177北平宿舍(一九四九年五月三十日)_ 179致張兆和_ 181北平(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日)_ 181川行書簡( 選)_ 184致張兆和_ 185巫山(一九五一年十一月一日)_ 185內(nèi)江(一九五一年十一月八日)_ 188內(nèi)江(一九五一年十一月十九日)_ 192內(nèi)江(一九五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_ 202內(nèi)江(一九五一年十二月末)_ 205致張兆和_ 209內(nèi)江(一九五二年二月九日)_ 209南行通信( 選)_ 212致張兆和_ 213濟南(一九五六年十月八日)_ 213濟南(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二日第二信)_ 216濟南(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三日)_ 219蘇州(一九五六年十月二十四日)_ 222上海(一九五六年十月二十九日第二信)_ 226上海(一九五六年十一月二日)_ 230長沙(一九五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_ 234長沙(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十日)_ 236鳳凰(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十九日)_ 240上海(一九五七年四月三十日)_ 243跛者通信( 選)_ 246張兆和致沈從文_ 247北京(一九五七年八月十一日)_ 247致張兆和_ 249青島(一九五七年八月十三日)_ 249青島(一九五七年八月二十六日)_ 251阜外醫(yī)院(一九六一年一月下旬)_ 255阜外醫(yī)院(一九六一年二月二日)_ 259張兆和致沈從文_ 261北京(一九六一年七月二十三日)_ 261編者說明_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