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根據(jù)教育部電子電氣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制定的高等學校電路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并充分考慮各院校新的教學計劃及電路理論自身特點,為電氣信息類各專業(yè)學生編寫的教材。本書內(nèi)容包括:電路基本概念和電路定律、電阻電路的等效變換、電阻電路的分析方法、電路定理、動態(tài)電路的時域分析、正弦穩(wěn)態(tài)電路分析、諧振電路、互感電路、三相電路、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動態(tài)電路的復頻域分析、電路方程的矩陣形式、二端口網(wǎng)絡等。
本書基本概念講述清楚,易于讀者理解;基本分析方法歸類恰當、思路清晰、步驟明確、富有邏輯,易于讀者掌握。同時,書中配有豐富的例題及詳盡的解題步驟,每章均對基本知識點、重點與難點進行了歸納,便于讀者高效掌握電路理論的主要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為了更利于讀者學習電路理論,本書每章增加了與電路理論相關的思政內(nèi)容及貼近工程實際的“應用實例與分析”,同時還增加了與書中內(nèi)容相配套的視頻二維碼,讀者可做到即掃即學。
本書可作為普通高等學校電氣信息類各專業(yè)的電路、電路分析基礎等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序
前言
第1章電路基本概念和電路定律
引言
11電路和電路模型
111實際電路
112電路模型
12電流和電壓的參考方向
121電流的參考方向
122電壓的參考方向
123電壓與電流的關聯(lián)參考方向和
非關聯(lián)參考方向
124國際單位制(SI)中變量的
單位
13電功率和能量
131電能
132功率
14電阻元件
141電阻和電導
142電阻元件的伏安特性
143電阻元件的開路和短路
144電阻元件的功率和電能
15電壓源和電流源
151電壓源
152電流源
16受控源
17基爾霍夫定律
171基爾霍夫電流定律(KCL)
172基爾霍夫電壓定律(KVL)
18運算放大器
19應用實例與分析
110本章小結(jié)
1101本章基本知識點
1102本章重點與難點
111習題
第2章電阻電路的等效變換
引言
21簡單電阻電路的等效變換
211電路等效變換的概念
212電阻的串聯(lián)
213電導的并聯(lián)
214電阻的混聯(lián)
22電阻的星形聯(lián)結(jié)和三角形聯(lián)結(jié)的
等效變換
221星形聯(lián)結(jié)與三角形聯(lián)結(jié)
222星形—三角形聯(lián)結(jié)之間的
等效變換
23電源的等效變換
231電壓源、電流源的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
232實際電源的兩種模型及其
等效變換
24應用實例與分析
25本章小結(jié)
251本章基本知識點
252本章重點與難點
26習題
第3章電阻電路的分析方法
引言
31電路的圖
311電路的圖的基本概念
312電路的圖的有關名詞
32KCL和KVL的獨立方程數(shù)
321KCL的獨立方程數(shù)
322KVL的獨立方程數(shù)
33支路法和支路電流法
331支路法(2b法)
332支路電流法
34網(wǎng)孔電流法和回路電流法
341網(wǎng)孔電流法
342回路電流法
35結(jié)點電壓法
36含理想運算放大器電路的分析
37應用實例與分析
38本章小結(jié)
381本章基本知識點
382本章重點與難點
39習題
第4章電路定理
引言
41疊加定理和齊次定理
411疊加定理
412齊次定理
42替代定理
43戴維寧定理和諾頓定理
431戴維寧定理
432諾頓定理
44最大功率傳輸定理
441負載獲得最大功率的條件
442負載獲得最大功率的計算
443傳輸效率
45特勒根定理
46互易定理
47應用實例與分析
48本章小結(jié)
481本章基本知識點
482本章重點與難點
49習題
第5章動態(tài)電路的時域分析
引言
51電容元件和電感元件
511電容元件
512電感元件
513電容與電感的等效變換
52換路定律和初始值的確定
521換路定律
522初始值的確定
53一階電路的動態(tài)響應
531一階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532一階電路的零狀態(tài)響應
533一階電路的全響應
54一階電路的三要素法
55一階電路的階躍響應
551階躍函數(shù)
552階躍響應
56二階電路的動態(tài)響應
561二階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562二階電路的零狀態(tài)響應和
全響應
57應用實例與分析
58本章小結(jié)
581本章基本知識點
582本章重點與難點
59習題
第6章正弦穩(wěn)態(tài)電路分析
引言
61正弦量及其相量表示
611正弦量
61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62電路定律及電路元件的相量形式
621基爾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622電阻元件的相量模型
623電感元件的相量模型
624電容元件的相量模型
63復阻抗與復導納
631復阻抗
632復導納
633復阻抗與復導納間的等效變換
634復阻抗(復導納)的串、并聯(lián)
64正弦穩(wěn)態(tài)電路的分析
65正弦穩(wěn)態(tài)電路的功率
651正弦穩(wěn)態(tài)一端口電路的功率
652復功率
653功率因數(shù)的提高
654最大功率傳輸
66應用實例與分析
67本章小結(jié)
671本章基本知識點
672本章重點與難點
68習題
第7章諧振電路
引言
71串聯(lián)諧振電路
72并聯(lián)諧振電路
721簡單RLC并聯(lián)電路
722電感線圈與電容并聯(lián)電路
73串并聯(lián)諧振電路
74應用實例與分析
75本章小結(jié)
751本章基本知識點
752本章重點與難點
76習題
第8章互感電路
引言
81互感電路的基本概念
811互感現(xiàn)象
812耦合電感的伏安關系
813互感線圈的同名端及耦合
電感的電路模型
814耦合因數(shù)
82互感電路的計算
821耦合電感的串聯(lián)
822耦合電感的并聯(lián)
823耦合電感的三端連接
83空心變壓器
831空心變壓器的電路模型及
方程
832空心變壓器的等效電路及
引入阻抗
84理想變壓器
841理想變壓器的電路模型及方程
842理想變壓器的阻抗變換作用
85應用實例與分析
86本章小結(jié)
861本章基本知識點
862本章重點與難點
87習題
第9章三相電路
引言
91三相電路的基本概念
911對稱三相電源
912對稱三相電路的連接方式
913線電壓(電流)與相電壓(電流)
之間的關系
92對稱三相電路的計算
921星形—星形系統(tǒng)
922星形—三角形系統(tǒng)
923三角形—星形系統(tǒng)
924三角形—三角形系統(tǒng)
925復雜的對稱三相電路
93不對稱三相電路的分析
94三相電路的功率及測量
941三相電路的功率
942三相電路的瞬時功率
943三相電路功率的測量
95應用實例與分析
96本章小結(jié)
961本章基本知識點
962本章重點與難點
97習題
第10章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
引言
101非正弦周期信號的諧波分析
1011非正弦周期信號
1012周期函數(shù)分解為傅里葉級數(shù)
1013非正弦周期信號的頻譜
1014傅里葉級數(shù)與波形對稱性的
關系
102非正弦周期信號的有效值和
平均值
1021非正弦周期電流和電壓的
有效值
1022非正弦周期電流和電壓的
平均值
103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的功率
104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的計算
1041非正弦周期信號激勵時
電路的響應
1042不同頻率正弦電源共同作用下
電路的分析
1043濾波器的基本概念
105應用實例與分析
106本章小結(jié)
1061本章基本知識點
1062本章重點與難點
107習題
第11章動態(tài)電路的復頻域分析
引言
111拉普拉斯變換及其基本性質(zhì)
1111拉普拉斯變換的定義
1112拉普拉斯變換的基本性質(zhì)
112拉普拉斯反變換的部分分式展開
1121F(s)的極點均為單極點的
情況
1122F(s)有復數(shù)極點的情況
1123F(s)有多重極點的情況
113動態(tài)電路的復頻域模型
1131基爾霍夫定律的復頻域形式
1132電阻元件的復頻域形式
1133電感元件的復頻域形式
1134電容元件的復頻域形式
1135耦合電感的復頻域形式
1136RLC元件串聯(lián)的復頻域形式
114動態(tài)電路的復頻域分析
115網(wǎng)絡函數(shù)
1151網(wǎng)絡函數(shù)的定義
1152網(wǎng)絡函數(shù)的極點和零點
1153極點和零點與沖激響應
1154極點和零點與頻率響應
116應用實例與分析
117本章小結(jié)
1171本章基本知識點
1172本章重點與難點
118習題
第12章電路方程的矩陣形式
引言
121割集
122關聯(lián)矩陣、回路矩陣、割集矩陣
1221關聯(lián)矩陣
1222回路矩陣
1223割集矩陣
123回路電流方程的矩陣形式
1231電路不含互感和受控源的
情況
1232電路含有互感的情況
1233電路含有受控源的情況
124結(jié)點電壓方程的矩陣形式
1241電路不含互感和受控源的
情況
1242電路含有互感的情況
1243電路含有受控源的情況
125割集電壓方程的矩陣形式
126狀態(tài)方程
1261狀態(tài)變量與狀態(tài)方程
1262直觀法列寫狀態(tài)方程
1263系統(tǒng)法列寫狀態(tài)方程
127應用實例與分析
128本章小結(jié)
1281本章基本知識點
1282本章重點與難點
129習題
第13章二端口網(wǎng)絡
引言
131二端口網(wǎng)絡及其參數(shù)方程
1311Y參數(shù)(短路導納參數(shù))
1312Z參數(shù)(開路阻抗參數(shù))
1313T參數(shù)(傳輸參數(shù))
1314H參數(shù)(混合參數(shù))
132二端口網(wǎng)絡的等效電路
1321不含受控源的二端口網(wǎng)絡的
等效電路
1322含受控源的二端口網(wǎng)絡的
等效電路
133二端口網(wǎng)絡的網(wǎng)絡函數(shù)
1331驅(qū)動點阻抗
1332轉(zhuǎn)移函數(shù)
134二端口網(wǎng)絡的連接
1341二端口網(wǎng)絡的級聯(lián)
1342二端口網(wǎng)絡的并聯(lián)
1343二端口網(wǎng)絡的串聯(lián)
135應用實例與分析
136本章小結(jié)
1361本章基本知識點
1362本章重點與難點
137習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