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土地產權制度是在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基礎上產生的,它體現(xiàn)了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以來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成果。新時代,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和激發(fā)各類經濟主體發(fā)展新活力是新一輪農村改革的主題;诖,《中國農村土地產權制度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立足于新時代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下農村經濟改革和農村土地產權制度創(chuàng)新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以我國近年來改革試點地區(qū)土地確權頒證、“三權分置”改革、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發(fā)展農村集體經濟等改革經驗為典型案例,深入研究了推進新一輪改革的基本思路、理論邏輯和實現(xiàn)路徑等。
習近平在2016年5月17日召開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強調: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繼續(xù)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繼續(xù)發(fā)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①他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又提出:“我們要以更加寬闊的眼界審視馬克思主義在當代發(fā)展的現(xiàn)實基礎和實踐需要,堅持問題導向,堅持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聆聽時代聲音,更加深入地推動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發(fā)展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開辟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fā)展新境界,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②
發(fā)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開辟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是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任務。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為發(fā)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開辟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做出新貢獻;谶@樣的認識,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開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的支持下,自2014年開始我組織國內一些學者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開辟21世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研究,形成一批成果。本叢書將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旗幟下,陸續(xù)出版這些成果。
劉燦,女,經濟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69年1月參加工作,198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7月畢業(yè)于西南財經大學(原四川財經學院)政經系,1982年8月至1995年5月在西南財經大學經濟系任教,1988年獲經濟學碩士學位,1991-1992年作為訪問學者在美國馬瑞塔大學進修學習,1996年獲經濟學博士學位。1995年5月起任西南財經大學科研處任處長,2001年3月起任西南財經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導論
第一節(jié) 研究背景和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jié) 研究目標和意義
第三節(jié) 理論基礎
第四節(jié) 研究方向和核心觀點
第五節(jié) 主要內容
第一章 農村土地產權制度改革的理論基礎和理論邏輯
第一節(jié) 土地所有制與財產權理論
第二節(jié) 馬克思的土地所有權與地租理論
第三節(jié) 社會主義土地公有制的中國實踐與理論探索
第四節(jié) 農村土地產權制度改革的理論邏輯
第二章 新一輪農村土地產權制度改革實踐與經驗研究
第一節(jié) 新一輪農村土地產權制度改革的背景:回望歷史
第二節(jié) 新一輪農村土地產權制度改革實踐:經驗分析
第三節(jié) 深化農村土地產權制度改革實踐:方向路徑
第三章 我國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研究
第一節(jié) 土地確權、“三權分置”與農地流轉
第二節(jié) 新型農業(yè)經營組織與農業(yè)社會化服務體系
第三節(jié) 適度規(guī)模經營、農業(yè)轉型升級與農業(yè)現(xiàn)代化
第四節(jié) 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索
第四章 農村居民土地財產權利及其實現(xiàn)機制研究
第一節(jié) 農村居民土地財產權利的內涵及法律屬性
第二節(jié) 宅基地制度產權關系和物權化改革
第三節(jié) 農村居民土地財產權利法律保護制度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