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劍橋中國史叢書第九卷,敘述自1616―1800年的清代歷史,包括清代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外交、文化等各個方面。該著作分10章,涵蓋了約200年的歷史,從16世紀末女真的形成一直到1799年乾隆帝的駕崩。該卷顯示了作者對材料的全部把握以及對最xin材料的嫻熟掌握的功底,立體地解讀了帝國社會全盛時期的面貌,展現(xiàn)給讀者的是政治史和社會史的平衡性混。第一章講了1644年以前的清朝開國的歷程;第二章順治朝;第三章康熙朝;第四章雍正朝;第五章乾隆朝。時間界限是1644到1800。前面五章縱向講了清朝重大的事件,包括對各個皇帝的評價,他們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后面五章從橫的方面,比如艾爾曼先生講清代前中期士人的社會角色,另外各章講女性、性別、家庭、婚姻,有的講清代社會的穩(wěn)定與變遷,最后一章講清代的經(jīng)濟發(fā)展。這部書縱橫兩個方面用將近百萬字的篇幅,把清代做了立體式的勾畫。
1,本卷秉承劍橋史學的傳統(tǒng),其中各章作者均由對該專題有深入研究、卓有成就的專家撰稿,而后再由學術(shù)地位較高的學者領(lǐng)銜主編全書。
2,代表和反映西方國家清史研究的水平和動向。
3,關(guān)注清朝統(tǒng)治下中國社會內(nèi)部的歷史。
《清代前中期史》書寫的時間范圍是1644-1800年,起自順治元年,迄于嘉慶五年,亦即乾隆去世后嘉慶獨立親政之年。前此出版的《晚清史》書寫的時間范圍是1800-1911年,起自嘉慶五年,止于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
全書的內(nèi)容結(jié)構(gòu),以“導(dǎo)論”為先驅(qū),繼之以十章篇幅,從縱橫兩個向度,對清代前中期史展開翔實論述,內(nèi)中還插有15個表12幅圖,可謂眉目清晰,圖文并茂。最后還附有計千余種的“參考書目”,亦見參考圖書之廣泛,全卷約80萬言,確是一部洋洋大觀的清代前中期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