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政治學讀本》專門面向學者、學生和任何對當代文化政治學感興趣的讀者。本書薈萃了學術期刊《文化政治學》中關于這一主題的若干關鍵性文章,從文化、研究和學科等方面探討文化政治學。這些文章選自時間跨度較大的數期《文化政治學》,均由知名作者撰寫,向讀者介紹了一系列歷史上和現(xiàn)時期的批評議題。
可以說,《文化政治學讀本》帶來的不僅有對理性、技術和民主全新的理解,還有對通信、資本主義和政治新穎的闡釋;其中的文章涉及互聯(lián)網的文化政治、再現(xiàn)、現(xiàn)代化、國家安全、人類學、行動主義、藝術、記憶、公共領域、抵抗和電影。所有這些文章都是專為中國讀者挑選的。
對那些有興趣了解文化政治學的讀者來說,《文化政治學讀本》的導言部分是一篇理想的預備級文本,它從四個方面聚焦文化政治學:作為一個學術領域的文化政治學、作為一本學術期刊的文化政治學、作為一套叢書的文化政治學以及這三個方面與中國學者和學生所做研究的相關性。
約翰??阿米蒂奇博士(1956.4- ),英國南安普頓大學溫徹斯特藝術學院媒體藝術教授。
瑞安??畢曉普博士(1959.9-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溫徹斯特藝術學院全球藝術與政治學教授。
道格拉斯??凱爾納(1943.5-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育哲學喬治??奈勒講席教授,撰寫了大量社會理論、政治學、歷史和文化方面的著作。
譯者簡介:游建榮,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文藝學在讀博士。
導言
1.文化研究是一門學科嗎?它會帶來任何政治上的改變嗎?
2.20世紀發(fā)生了什么?走向對極端主義理性的批判
3.遠程統(tǒng)治之于民主
4.通信資本主義:流通與對政治的預先阻止
5.對抗的政治與互聯(lián)網:一種批判/重建的方式
6.“目標是人民”:現(xiàn)代化過程中對鄉(xiāng)村的再現(xiàn)與美國國家安全論
7.當代干涉機制中作為證人的人類學家
8.冤魂出沒的NOMOS(法律):過渡時期阿根廷的行動主義藝術家和(不)可能的記憶政治
9.改變巴勒斯坦、以色列生態(tài):關于水、土地、沖突和政治經濟的敘事,那時和現(xiàn)在,以及來生
10.抵抗的彈道軌跡:《消失點》與路的盡頭
11.殘骸、重建與傳承:維萬·桑德拉姆船系列作品的歷史
本書編者和作者簡介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