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通過挖掘合力研究的思想資源和基礎理論,探究了實現中國夢合力從何來,再通過分析實現中國夢5種對偶性合力的內涵、特征、結構、功能及同一對偶性范疇合力的相互關系,明晰了實現中國夢的合力有哪些,繼而落腳于對五種對偶性合力在實現中國夢進程中如何發(fā)揮作用和中國夢合力有效實現的基本要求的分析,具體回答了實現中國夢合力如何合的問題。
謝霄男,男,漢族,1987年12月出生于內蒙古赤峰市,祖籍河北省唐山市,中共黨員,法學博士,講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應用與社會發(fā)展研究,現就職于重慶郵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獨立或以首作者在《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求實》、《理論月刊》、《教育評論》、《學術探索》、《青年探索》、《當代青年研究》、《改革與戰(zhàn)略》、《中國高校科技》等CSSCI、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發(fā)表文章10余篇。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8CKS038)1項、重慶市社會科學規(guī)劃重點項目(J2-09-2138)1項。主研成果獲四川省第17次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3等獎1項。
緒論
第一章 合力研究的思想資源和基礎理論
第一節(jié) 合力研究的思想資源
一、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合力思想資源
二、西方社會的合力思想資源
第二節(jié) 合力研究的指導理論
一、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關于合力的思想
二、中國共產黨人關于合力的思想
第三節(jié) 社會發(fā)展的合力系統(tǒng)及其分類
一、社會發(fā)展的合力系統(tǒng)
二、社會發(fā)展的合力分類
第二章 中國夢的實現是主體合力與客體合力的辯證統(tǒng)
第一節(jié) 主體合力與客體合力的劃分
一、內涵不同
二、特征不同
三、結構與功能不同
第二節(jié) 實現中國夢,既要重視主體合力,又要重視客體合力
一、主體舍力與客體合力相互依賴,互為存在的前提
二、主體合力與客體合力相互貫通,互為發(fā)展的基礎
三、主體合力與客體合力的雙向建構
第三節(jié) 在主體合力與客體合力的雙向轉化中實現中國夢
一、開啟逐夢征程,需要以實踐為基礎實現客體合力主體化
二、揚起逐夢風帆,需要以實踐為基礎實現主體合力客體化
三、中國夢的實現有賴于基于實踐促成主客體合力雙向轉化
第三章 中國夢的實現是歷史合力與現實合力的辯證統(tǒng)
第一節(jié) 歷史合力與現實合力的劃分
一、內涵不同
二、特征不同
三、結構與功能不同
第二節(jié) 實現中國夢,既不能離開歷史合力,也不能離開現實合力
一、歷史合力是現實合力的前身
二、現實合力是歷史合力的延伸
三、不應割裂歷史合力與現實合力的聯系與區(qū)別來談中國夢
第三節(jié) 在歷史合力與現實合力的交融互滲中實現中國夢
一、歷史合力對現實的直接影響力
二、現實合力的生成狀況
三、中國夢的實現有賴于二者的良性互動
第四章 中國夢的實現是正向合力與反向合力的辯證統(tǒng)
第一節(jié) 正向合力與反向合力的劃分
一、內涵不同
二、特征不同
三、結構與功能不同
第二節(jié) 實現中國夢,既要重視正向合力又不可忽視反向合力
……
第五章 中國夢的實現是隱性合力與顯性合力的辯證統(tǒng)
第六章 中國夢的實現是內生合力與外生合力的辯證統(tǒng)
第七章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