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調不定的文武北洋》從史料入手,掦抉鉤沉,辯證地梳理出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物,發(fā)人所未見,破僵化舊論,對全面認識歷史轉折時期人物的多面性和歷史的復雜性頗有裨益。
《音調不定的文武北洋》介紹了稗官筆記雖非正史,但若善加鉤沉索隱,妥貼安排運用,同樣可照見歷史的身影,以之證史,既可補正史之偏頗與不足,又可作為現(xiàn)代反思的參考,何樂而不為呢?這一類近現(xiàn)代的稗官筆記,一天讀一些,天長日久,居然也讀了許多。積累一富,心中自有見解,自然產生了一吐為快的想法,這本小書,就這樣出現(xiàn)了。從這一角度言之,呈現(xiàn)在廣大讀者面前的小書,當然也就不算“越界”或多余,而是有了作者獨特會心與認識。至于價值么,則不敢自以為是,而必須經歷時間考驗而任人評說。我希望芹獻一得,有助于讀者對民國初期北洋社會人生的認識與思考。
蔣凡,1939年生,福建泉州人。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治學秉持“文史哲一條龍、文學藝術一條龍、文學語言一條龍”,古今文史廣泛涉獵,其文融會貫通,結語雋永,如行云流水,絢然成章。著有《葉燮和原詩》、《三管詩活校注》、《周易演說》、《世說新浯研究》等。其編著《十大名相》、《故事本文學史》、《經典重讀》、《周易人生》、《世說新語讀法》、《世說新語英雄譜》等,均融學術于普及,娓娓道來,悅讀中感悟人生睿智。
前言
賽瓦公案辨正
也談王國維自殺之謎
——昔日清華同仁如是說
白話詩趣談三則
漫話林紓的政治黑幕小說
五四運動中鮮明反差的二陸
冤冤相報的陸、徐暴死
“賣國”小徐也愛國
——漫話徐樹錚的日本情結
徐樹錚與孫中山交游小考
將軍“顧曲”勝文人
——漫話徐樹錚之詞曲詩文
克保晚節(jié)正氣凜然吳佩孚
吳佩孚與孫中山、汪精衛(wèi)、蔣介石的恩恩怨怨
“三不”“四戒”吳將軍
洛陽繼光樓與福州戚繼光祠
漫議吳佩孚《蓬萊詩草》
吳佩孚詠竹詠梅詩畫藝術
平生風誼兼師友
——吳佩孚與楊云史
江東獨步楊云史
——讀《江山萬里樓詩詞鈔》
《馮玉祥日記》中的吳佩孚
“丘八”詩體小議
——馮玉祥的白話新詩創(chuàng)作
讀章札記四則
章太炎反“赤化”考辨
章太炎與劉師培學術道路比較
文武兼?zhèn)涫Y百里
——現(xiàn)代軍學泰斗的悲劇人生及其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