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賦,古代一種文體,起源于戰(zhàn)國時代。漢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賦稱為楚辭,后人泛稱賦體文學為辭賦。辭賦盛于漢,故世稱漢賦。辭為文體之名,猶之論也,蓋語言之別稱,惟論則質言之辭,則少文矣。
《中華文史故事》以獨特的通俗的故事形式,形象地再現(xiàn)歷史,弘揚民族文化。它將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文學樣式分門別類地加以提煉,并將各種各樣的人物、事件、文學樣式都放進歷史文化背景之下加以再現(xiàn),給后人展現(xiàn)各式各樣的文化現(xiàn)象。
《橘頌》屈原亮節(jié)高風
《九歌》舞南后陷棟梁
《招魂》屈大夫無知己
《離騷》一卷山鬼慟哭
《風賦》襄王蘭臺受諫
《九辯》賦宋玉葬秋魂
《高唐神女》宋玉展才
《吊屈原賦》賈誼悲古人
《悲士不遇賦》史遷明心
《答客難》東方朔暗諷
《美人賦》司馬相如不亂懷
《上林賦》緩成抑枚皋
《長門賦》阿嬌空垂淚
《歸田賦》張衡隱田園
《洞簫賦》王褒逢高士
《登樓賦》王粲因受辱
《洛神賦》曹子建情深
《琴賦》嵇康血灑刑場
《三都賦》洛陽紙猶金
《滕王閣序》王勃驚四座
《大鵬賦》謫仙奮廣翼
《悲清秋賦》太白作南囚
《秋聲賦》老臣悲國事
《迷樓賦》李綱警當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