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為三輯,共收論文24篇。*輯收錄古今詩歌傳承研究論文8篇,涉及中國當代詩學研究領域拓展、話語體系建設和古今詩歌發(fā)展演變現象的展示、規(guī)律的探討;第二輯收錄現當代新詩研究論文9篇,涉及現當代新詩的題材選取、形式建設以及幾位著名新詩人的創(chuàng)作評論,這些文章也多取古今比較的視角;第三輯收錄現當代舊體詩詞研究論文7篇,有對現當代舊體詩詞創(chuàng)作現狀和歷史命運的宏觀思考,也有微觀的詩人論、詞人論,這些宏觀和微觀論述,也都力圖在古今參照的視角下展開。三輯文章合而觀之,有助于讀者對現當代詩歌生態(tài)的整體了解,對現當代新舊各體詩歌與古典詩歌之間的承傳關系的深入認識,對中國詩歌古今發(fā)展演變規(guī)律的準確把握。
楊景龍(1962.12),筆名揚子、西魯,河南魯山人。安陽師范學院文學院教授(2004),碩士生導師,重點學科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帶頭人,校學術委員會委員。河南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學者、年度人物,創(chuàng)新團隊首席專家。中國詞學研究會理事,中華詩詞創(chuàng)新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華東師范大學訪問學者。長期從事中國古今詩學傳承研究、詞曲學研究、現當代新舊各體詩歌研究,兼事詩歌創(chuàng)作、文化批評。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主持省部級項目等10余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等多項。在《文學遺產》、《文學評論》、《文藝研究》、《光明日報》等報刊發(fā)表論文100余篇,在中華書局、人民文學出版社等處出版《中國古典詩學與新詩名家》、《花間集校注》等10余種。論著多次獲河南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河南省文學藝術優(yōu)秀成果獎,并獲夏承燾詞學獎、全國優(yōu)秀古籍圖書獎。
代前言加強古今演變研究,拓展新的學科空間
上編 古今詩歌傳承論
第一章 中國鄉(xiāng)愁詩歌的傳統(tǒng)主題與現代寫作
第二章時間生命主題的古今抒情內涵
第三章意象化:中國詩歌的基本表現手法
第四章意境:中國詩歌美學的核心命題
第五章古典詩學與新詩名家傳承關系的三種樣態(tài)
第六章用典、擬作與互文性:在古今東西之問
中編 現當代新詩論
第七章20世紀新詩中的自然主題
第八章20世紀新詩的愛情主題
第九章20世紀白話小詩初論
兼與古典絕句、小令比較
第十章中國現代新詩的詩體建設問題
第十一章人世精神,象征手法:徐玉諾詩片論
第十二章幽云怪雨,凄艷冷澀:李金發(fā)象征詩舉隅
第十三章 口語中的庸常生存:于堅新生代詩例釋
第十四章未完成的奇跡:范源《神農》摭談
下編 現當代舊體詩論
第十五章 當代舊體詩詞創(chuàng)作現狀的幾點思考
第十六章現當代舊體詩詞進入文學史的幾個問題
第十七章《南園詞》對傳統(tǒng)詞學的承傳與超越
第十八章 曲學精神對當代舊體詩詞創(chuàng)作的影響
第十九章《天山韻語》:潛在視角凸顯的西域景觀風貌
第二十章 當代中州舊體詩詞四家敘論
附 錄
詩歌與讀者之間的橋
序楊景龍主編《20世紀中國詩歌精品分類導讀》
詩意感悟之中的理論啟迪
楊景龍著《古典詩詞曲與現當代新詩》序
旨顯文茂論小詩
楊景龍新著《短章小詩百首導讀》筒評
重估新詩與傳統(tǒng)詩歌的關系
簡評楊景龍先生《古典詩詞曲與現當代新詩》
通古今之變
簡評楊景龍教授新著《中國古典詩學與新詩名家》
代后記 當代舊體詩詞應該向新詩學習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