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全面系統(tǒng)地論述章學誠的生平事跡和學術思想成就的專著,資料翔實,論點有據(jù),行文流暢,頗多精彩之處。章學誠是清代著名的學者、思想家。他一生坎坷,卻能在學術文化方面取得杰出的成就。特別是在史學、方志學、校讎學等方面,提出了一整套系統(tǒng)完整的理論體系,真正做到了集古之大成,成一家之言。他在社會政治、哲學、文學、教育學、譜牒學
本書刊以對弗洛伊德、拉康等精神分析大師的著作的學習與理解為基礎;從微觀個體層面到宏觀文化層面,解釋并對比中國材料與西方精神分析理論,找出哪些是精神分析理論能夠解釋的東西,哪些是僅能部分解釋的東西,哪些是不僅不能解釋甚至還有矛盾的東西;進而創(chuàng)造與發(fā)展出能夠有效解釋中國材料的新理論、新觀點和新方法,發(fā)展、豐富精神分析的理論
《西方哲學史講演錄(上下卷)》的內(nèi)容主體出自張祥龍老師的講課稿,初稿為西方哲學史課程的講稿,后又補充上頁邊評議或筆記。上卷內(nèi)容自希臘哲學到德國古典哲學,下卷自實證主義到現(xiàn)象學。作者在本書中對西方哲學史做了細致的梳理,寫作中展現(xiàn)了多層交織的對比棱角,尤其是西方與東方的對比。作者認為真正的西方哲學史應被理解為:對于探討終極
本書是《論語》全譯本。各篇均先分段出原文,之后是注釋提示譯文。生僻字或多音字隨文括注漢語拼音,便于誦讀學習。 作者開篇的序言――關于孔子和《論語》,從六方面深入淺出地論述了孔子學說、孔子思想、《論語》的地位,以及關于《論語》的解釋,有助于讀者更全面地理解《論語》,了解孔子。關于《論語》的解釋,作者從語言問題和理解問題兩
工匠文化論
本書是一本關于章太炎的傳記。革命者與儒生這兩種身份,在章太炎身上兼具且互補。 作者以章太炎作為敘事基點,重塑清末民初的時代語境,聚焦傳統(tǒng)士紳與革命先覺者,爬梳維新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等諸多大事,討論了作為“革命家”的章太炎的核心關懷、思想來源,梳理了其與政治、學術之間的復雜關系。此外,作者行文力求通俗簡潔,有機
本書為“人格心理研究叢書”之一,該叢書旨在探討當代人格心理學的基本主題,追蹤國際學科前沿,系統(tǒng)總結(jié)人格心理學領域一百多年來的學術成就,向國內(nèi)學術界全面展示人格心理學的最新成就,而且以富有人文氣息和閱讀親和力的方式來傳達心理學的知識以及心理學家的智慧和人文關懷,幫助讀者了解自我。本書闡述人格的生理基礎這一主題,全書由7章
本書是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描述心理學是科學心理學初創(chuàng)時期由布倫塔諾和狄爾泰共同開創(chuàng)的一門彰顯人文主義精神的重要心理學形態(tài),主張通過現(xiàn)象學的描述或解釋學的理解如實呈現(xiàn)人的心理生活的全貌。它沿循嚴格科學傳統(tǒng)和浪漫主義傳統(tǒng)兩條路徑發(fā)展,前者由布倫塔諾開創(chuàng)并通過斯頓夫和胡塞爾等傳承和發(fā)展,后者由狄爾泰開創(chuàng)并通過斯普蘭格和
兒童、青少年是中華民族的未來,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建設者,培養(yǎng)其健全人格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然要求,是中華民族文化傳承,深化教育改革,促進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正確選擇!禕R》本書綜合采用量表法、訪談法、實驗法、觀察法等研究方法,全面、系統(tǒng)、深入地探索了兒童、青少年人格發(fā)展指標體系(結(jié)構(gòu)),促進了人格研究的理
松下幸之助被人們稱為經(jīng)營之神。本書通過具體事例來說明他的生活方式和想法,也就是松下哲學產(chǎn)生后并得到升華的過程。松下幸之助走過的路與學習心得刊登在月刊雜志PHP中的2007年1月刊至2015年12月刊中,在此期間連載并好評不斷,本書從中嚴格挑選了77個故事。本書介紹了松下剛開始創(chuàng)業(yè)到他逝世期間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生和經(jīng)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