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從青年時代由于學寫字的緣故常常隸書宋詞,南宋文人中最喜陸游(字務觀、號放翁),年前抱疾醫(yī)者判為余日不多,是故不敢盼來日,閑居無聊又瀏覽放翁文章,尤喜讀放翁小記,文筆精彩幽默,可窺探其生活情趣、喜樂哀怒,自省自警,養(yǎng)生處事,可謂灑落人生,曾被梁啟超先生贊譽“亙古男兒一放翁”。放翁一生潮起潮落,人來人往,視為云煙,先生高
本冊選自《玄妙觀重修三門記》為元代牟巘撰文、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趙孟頫書并篆額。玄妙觀在古城蘇州,為著名道教寺廟,創(chuàng)建于西晉咸寧二年(276年)。晉明帝司馬紹居然夢見三清道祖駕云到了蘇州,于是下旨重修道院,并改名為上真道院。唐代皇帝自稱老子后裔,尊之為太上玄元皇帝,并效令兩京及諸州均建立玄元皇帝廟。此后屢遭興廢。
本書是一本以圖版為主的書法作品集。《王善元篆書五百聯》是一本以篆書書體、對聯形式呈現的一本個人書法作品集。書中多是以名言警句、古典詩詞等為內容的文房對聯。作者取法于《毛公鼎》《散氏盤》《虢季子白盤》《石鼓文》等經典大篆,書風古樸醇厚。所書作品既尊重古典,又能自出新意。既得金石蒼茫之趣,又不失書卷之氣;字形線條中的刻鑄之
《古篆探微——林海珊書法作品集》一書分為三個篇章:擬古篇、集古篇、追古篇。其中擬古篇收錄了作者近年來臨習古代法帖的作品,集古篇收錄作者的集字作品,追古篇收錄作者的自我創(chuàng)作作品。作品體現了作者對古代經典法帖的深入探究和自我呈現,循序漸進的進行臨創(chuàng)轉換,擬古到集古是個模擬創(chuàng)作的過程,通過大量的訓練和精練的總結,能夠熟練把握
作者于2021年7月出版《白字先生》一書,《說了也白說》與《白字先生》是同一系列,風格相似,形式上都是一篇篇主題不同內容不同的小段文字,包括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悟、隨筆、小詩歌、身邊真實的動人故事等,是一種哲理的濃縮表達,表達形式不一,適合豐富閱讀的要求。不同的是,《白字先生》的書法幾乎每頁都有,而《說了也白說》中書法為輔
本書中就書法中常見大與小、疏與密、松與緊、收與放、主與次、上與下、枯與潤、濃與淡、動與靜、粗與細等50對關系進行分類梳理,逐一展開論述,把矛盾對立統一的雙方用哲學的觀點,用書法的語言,進行辯證的思考,并從筆法、技法、墨法、章法以及書法美學、書法歷史等領域切入,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展開論證,深入淺出,語言活潑,直奔書法與哲
本書稿是肖建平先生歷年創(chuàng)作的書法精品的結集,集中展示了其書法創(chuàng)作的基本面貌和風格變化。書中收錄的書法作品涉及篆、隸、行、草、楷等書體,內容為古今名言名篇,表現了作者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這些作品形制多樣,有立軸、扇面、對聯、冊頁等。書稿展現其多年勤學苦練的成果及書法生涯中的藝術感悟,在同一書家筆下,呈現了不同書體的藝術
本書包含了“蘭亭論辯”的史料和高二適各種書體和尺幅的書法作品,高二適友人章士釗、馬一浮、胡小石、林散之、蘇淵雷、陸儼少、賴少其等的唱和交往尺牘,以及高二適弟子和部分當代江蘇書法家,如蕭平、徐純原、莊希祖、桑作楷、張爾賓、黃惇、張偉、徐利明、孫曉云、吳為山、劉燦銘、郁勝天、仇高馳、趙彥國等為展覽專題創(chuàng)作的作品。本書還對系
本書以基于工作過程的典型設計項目為例,從工作過程中經常使用的字體設計入手,分別在每個章節(jié)中融入字體設計基礎知識,讓學生在設計制作字體中掌握必要的技能,即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字體設計最終目標是為塑造更好的品牌形象,因此冠以“品牌”概念。這既是對字體設計理念的一種提升,也是適應品牌發(fā)展的趨勢所需。本書以字體設計的案例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瑯琊臨沂人,是中國著名的書法家,被奉為“書圣”,他的作品被列為“神品”,歷來為人們所珍藏,并用作臨池范本,從而陶冶、造就出一代代書法家。王羲之徙居會稽山陰,官東晉右軍將軍,故又稱“王右軍”“王會稽”!稌x書》卷八十有傳。相傳王羲之少時學衛(wèi)夫人書,后見前代名家書跡,博采眾長,草書師張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