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是舉世聞名的佛學家、哲學家、旅行家、翻譯家、中外交流和中外交通的杰出使者和世界文化名人。他的事跡在中國、東南亞、乃至世界各地傳誦。玄奘的貢獻和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愈來愈為人們所認識和敬重。在這個熱潮中,長期從事宣傳和研究玄奘工作的董煜焜同志撰寫了《玄奘大師與玄奘故里》一書。
《國際漢學(第17輯)》中的馬禮遜是第一位來華的基督教新教傳教士,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開拓者,他所留下來的學術著作在中國近代學術史上影響深遠。大象出版社以馬禮遜入華200周年為契機,正式出版了《馬禮遜文集》一書。該套書由北京外國語大學海外漢學研究中心和香港大學圖書館聯(lián)合編輯,其中影印版10卷,中譯版3卷,索引1卷,影
《美國猶太教史》是作者喬納森·薩納是美國布蘭代斯大學美國猶太史布勞恩(JosephH.andBelleR.Braun)講座的教授,并且主持美國猶太檔案館雅各布·瑞德·馬庫斯中心學術理事會。他編著過20多部有關美國猶太史和猶太生活的著作,是美國猶太史、猶太生活和猶太宗教研究的權威學者,同時也是美國猶太歷史國家博物館和美國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配套用書:史學概論文獻與資料選編》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史學概論》的配套教學用書。全書共分為四部分: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與領袖人物論學習歷史、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資料摘編、中國史學論著摘編和西方史學資料摘編。
朱易散記、朱熹辨?zhèn)螘Z、先秦時代之交通、秦漢時代之交通、隋唐宋時代之交通、元明清時代之交通等。
本書總結了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世界史學者解放思想,辛勤耕耘,在世界通史、地區(qū)史、國別史、專門史,外國史學理論和方法論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論述了中國世界史研究從譯介轉(zhuǎn)變到研究,并發(fā)展成為一門形態(tài)完備的現(xiàn)代科學學科的過程!吨袊澜鐨v史學30年(1978-2008)》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的重點項目成果,旨在通過
“認識論”是研究人類認識的來源、本質(zhì)、結構、內(nèi)容,以及認識的發(fā)展過程和規(guī)律的哲學理論。歷史認識論是一般認識論領域中的一個專門的研究領域!稓v史認識概論》通過對歷史認識的主體、歷史認識的客體、歷史認識中的“歷史事實”、歷史的認識和歷史哲學的認識、歷史認識的理論與方法等問題的研究,概括地、但較系統(tǒng)地介紹了歷史認識的基本理論
本套書是中國音樂考古學的第一部重典,由中國藝術研究院、國家文物局、中國社會科學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組織,由全國數(shù)百名音樂、考古、歷史學界的專家編纂,是國家社會科學重點研究項目。所收錄的文物包括:大量考古發(fā)現(xiàn)的和傳世的各種古代樂器舞具,反映音樂內(nèi)容的器皿飾繪、磚雕石刻、紙帛繪畫、俑人泥塑、洞窟壁畫、書譜經(jīng)卷等
中國史學史(日本中國史研究譯叢)
內(nèi)藤湖南的卓越學風特點之一,就是擅長把握總體的歷史。例如,今天所謂唐宋變革的觀點就是他早在上個世紀20年代初首唱的。這也是他所創(chuàng)立的中國史時代分期說的重要一環(huán)。眾所周知,唐宋變革論即便在今日,仍然是世界學界所討論的對象。《中國史學史》在他的龐大著作之中,可謂名著中的名著。對于本書這種驚人的工作,湖南究竟是如何完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