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介紹了全球有代表性的14個生境和100多種動物,解釋了它們在自然界中的關系。到雨林、沙漠、珊瑚礁等生境里走一走,訪問當地的動物,看看它們靠什么謀生--有些動物的職業(yè)一定會讓你大開眼界。孩子通過閱讀這本書,可以激發(fā)閱讀興趣和對大自然的好奇心,培養(yǎng)尊重生命、親近自然、熱愛科學探索的精神!
本書共分為5個章節(jié):遇見一只貓、觀察一只貓、解剖一只貓、喂養(yǎng)一只貓、愛上一只貓。作者用故事式的科普方式,從古代的中國、埃及、日本三大國度出發(fā),講解貓咪的誕生和由來,把十余年的潛心研究的心得與讀者分享,觀察貓咪的眼睛、胡子、耳朵、舌頭、尾巴、屁股、爪子、毛色、等身體部位的構成和用處,包括解讀了正確的喂養(yǎng)方式、如何與貓咪相
本書內容講述:有沒有嘗試過跟著動物去旅行?或許這本書就是最值得入手的行動指南,帶你親歷充滿野性的荒野。在家門口認識10種鳥,去新西蘭觀察海獅、幾維鳥,甚至與大熊貓、雪豹這樣的明星在野外相遇,都不是什么難事。作者把13年間在30多處荒野的所見所思,匯集在16萬字和100多幅攝影圖片中,并以保護生物學的視角訪問歷史,你可以
本書適合3-8歲的孩子閱讀。共分為5冊,包含野生動物、鄉(xiāng)村農場、奇妙人體、浩瀚宇宙、神奇地球5各主題。每個分冊有58個相關問題及淺顯易懂的回答,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身邊的各種事物和自然現象等。書中講述的知識包羅萬象,全面和專業(yè)皆有顧及,但又不會超出幼兒的理解范圍。從孩子身邊的事物入手,語言風格輕松愉快,插圖搞笑幽默。本冊主
在地球漫長的生命里,早在人類出現之前,動物們就成了地球的主人。它們棲息在陸地、海洋。在一代又一代的進化過程中,一些物種消失了,而一些新的物種悄然誕生,直至變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模樣。動物和人類,共享并守護著這顆蔚藍色的星球。猶如白紙的孩子們,在對萬物充滿好奇的同時,總是對動物們保持著100%的最原始的熱愛!伴L頸鹿的脖子
本教材以寵物犬、貓的解剖生理特征為主要內容,兼顧觀賞鳥和觀賞魚的解剖生理特征。全書分為12個項目31個任務,對寵物的運動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給、泌尿系統(tǒng)、生殖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淋巴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和感覺器官、內分泌系統(tǒng)、被皮和體溫等內容進行了系統(tǒng)講解。本教材適應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內容安排以夠用、適用、實用為原則,可
為號召中小學生關注野生動植物的生存現狀,走進自然觀察野生植物、動物,學習野生動物植物知識,參與野生動植物保護,促進北京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的開展。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聯合北京市園林綠化科學研究院、北京樹行途生態(tài)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舉辦“關愛野生動物、營造美麗家園——2021愛綠一起自然筆記征集”活動,倡導中小學生們觀察大自
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是世界生物多樣性較為豐富的地區(qū)之一,該區(qū)域的兩棲爬行類研究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本書基于作者團隊長期調查研究數據資料,收集了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兩棲類動物2目8科44種,爬行類動物2目19科97種。對每個物種的中文名、拉丁學名、形態(tài)特征、地理分布、瀕危與保護現狀等進行介紹,并采用原色照片展示物種形態(tài)及
現行橈足類的圖譜多為中上層種類,且大多為成體的形態(tài),關于底層橈足類尤其爬行種類的圖譜較少,鮮有橈足類整個生命周期發(fā)育圖譜。本圖譜選取了煙臺潮間帶30余種橈足類進行實驗室培養(yǎng),從無節(jié)幼蟲培育至成體,覆蓋橈足類整個生命周期,對其主要生長階段進行拍照,獲取了該物種的完整發(fā)育信息,彌補了現有資料的不足。本圖譜拍攝的圖片均為活體
經典科普圖畫書系列,展現不同動物如何在風雨、積雪、烈日和黑夜這四種不同環(huán)境下活動。 包含大量有趣的動物知識,帶孩子感受自然中的不同生態(tài),見證生命的堅韌和神奇。 為3-8歲孩子創(chuàng)作的自然生命教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