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創(chuàng)作是否遵循一套法則?故事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是作者預先設定的嗎?那些讓我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的元素,究竟是技巧還是情感?面對創(chuàng)作,我們應當通過勤奮學習來掌握其中的法則與技巧,還是應當更多地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僅靠模仿知名作家的風格,能否找到屬于自己的創(chuàng)作之路?而今,人們又該如何重新解讀經典小說? 《漫游在雨中池塘》
1947年,阿爾薩斯少女瑪蒂爾德追隨摩洛哥丈夫飛往他者之鄉(xiāng)。在這里,她醒悟:逃離與出走不過是另一個深淵,她永遠只是一個外人、一個女人、一個妻子。但即便如此,面對陌生、貧困、暴力與壓抑,她終將會一次又一次地重新活下去。 《戰(zhàn)爭,戰(zhàn)爭,戰(zhàn)爭》是龔古爾文學獎得主蕾拉·斯利瑪尼全新的傳記小說,是其書寫家族三代女性
堂吉訶德
古希臘最偉大的抒情詩人品達(Pindar,約公元前518年前438年),被稱為抒情詩人之首。品達共有17卷詩歌行世,只有4卷凱歌得到大體完整的保留。這四卷凱歌頌揚那些在泛希臘競技會上獲勝的人。奧林匹亞競技會最負盛名,但皮托競技會對希臘人說來意義更加特殊,因為競技舉辦地點正在希臘人所謂的大地中心德爾斐,而德爾斐神諭是希臘
美麗新世界 中小學生課外閱讀書 經典外國小說文學名著小說 經典文學小說烏托邦經典三部曲美麗新世界
《歌德全集》共40卷48本,包括詩歌、戲劇、散文、小說、自傳、書信、日記、談話錄、自然科學作品、美學著作、政論作品等,其中有多部首次發(fā)表的作品版本,還有大量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注釋。上海外國語大學衛(wèi)茂平教授領銜我國實力最強、經驗最為豐富的翻譯團隊,計劃打造史上最全的漢譯歌德作品集。此為第29卷,收入歌德自1775年至17
本書以九位歐洲著名作家及其九部作品作為討論主題,和讀者一道敲開歐洲經典小說家與小說的大門。作家們分別來自西班牙、俄國、英國、愛爾蘭、德國、意大利、捷克、法國和土耳其,其文學活動時期覆蓋了西方現代小說興起并發(fā)展至今的400年。
本書重點聚焦中國文化在德語世界的傳播,分析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典籍的西傳、中國形象在德語世界的變遷、中國元素在德語文學中的呈現及歌德作品在中國的傳播。 全書結合對德國宮廷-騎士文學、巴洛克文學、啟蒙文學、魏瑪古典文學、表現主義文學、流亡文學的研究,以案例形式分析了不同時代德語文學家對中國文化元素的吸收和再創(chuàng)造,尤其是席勒、
作為一種自我表述的特有形式, 法國女性寫作的歷史較為漫長也較為獨特, 更具有一定的代表意義。 自公元6世紀至20世紀, 從表達個人的情感訴求和政治立場, 到關注女性的本質和個體意識, 再到建構女性自身的寫作傳統(tǒng), 法國女性的寫作史 堪稱一部法國現代女性意識的進化史。 本書旨在通過對法國女性寫作史的簡要梳理, 探究女性
《化身博士》是19世紀英國作家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創(chuàng)作的一部寓意深刻的經典驚悚小說。學者亨利?杰基爾認為人是由多種多樣矛盾而又獨立的品行構成的一個整體,自己便是典型案例。長期以來杰基爾受困于自己的性格方面的兩重性,一方面向往著自律,而另一方面渴望著放縱。善良自律的自我時常為邪惡放縱的行為感到羞愧,而邪惡放縱的自我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