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堪培拉的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非常重視非英文出版物的收藏,其中中文館藏就有近二十六萬冊,為南半球之冠。 在這些中文藏書中有一批特藏書籍,是十九世紀英國倫敦傳道會(簡稱倫敦會)所收藏的近代來華西人在華譯著出版的中文書籍,特別是涉及到西方哲學、天文、地理、代數(shù)、幾何,醫(yī)學等科學類書籍特別值得我們重視。 西學東漸
該書內(nèi)容廣泛,其中保存了大量的佚失印譜文獻,對于篆刻文獻研究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和資料價值。整理者杜志強,在王敦化原書基礎上,予以訂補整理,校正原書的訛誤,補充王氏未見的版本信息,并且編制了索引,是一個便于翻閱使用的整理本。
蘇洵、蘇軾、蘇轍合稱“三蘇”,一門三父子在唐宋散文八大家中雄據(jù)三席,其輝煌的文學成就在璀璨的中國文學殿堂里占有舉足輕重地位,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具生命力并且對后世作家產(chǎn)生極大影響的作家!叭K文化”,即是指以蘇軾為代表,包括蘇洵、蘇轍乃至蘇門人士共同創(chuàng)造的文化成果,它不僅是宋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巴蜀文化的精華所在。
四川大學圖書館、檔案館和博物館歷史悠久,館藏豐富,精品紛呈。為深入挖掘其文化內(nèi)涵,全面展示其社會價值,四川大學組織實施了“四川大學館藏資源開發(fā)工程”,編輯出版《四川大學館藏精品集萃》叢書。自1704年錦江書院藏書之室、1875年尊經(jīng)書院尊經(jīng)閣和1896年四川中西學堂藏書樓肇始,四川大學圖書館植根深厚巴蜀大地,服務學校百
本書是廈門圖書館等四家收藏單位的古籍普查登記目錄合冊,收錄廈門市圖書館(2147條)、廈門市同安區(qū)圖書館(1833條)、集美圖書館(495條)、集美大學圖書館(22條)等四家收藏單位的4497條數(shù)據(jù),著錄普查編號、索書號、題名卷數(shù)、著者、版本、冊數(shù)、存卷等多項信息。書后還編制有書名筆畫索引以及書名筆畫字頭索引,以便讀者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圖書館的前身是創(chuàng)建于1953年的中國科學院圖書館上海分館,其古籍收藏歷史非常早可以追溯到1931年日本利用庚子賠款在上海設立的上海自然科學研究所,地址為岳陽路320號(法租界祁齊路320號)。當時由于科研需要,上海自然科學研究所設立了圖書館,有的學科還設立了圖書室。圖書館和圖書室收藏了一些年代較早
本書系甘肅省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錄,收錄甘肅省圖書館1912年以前古籍21817條,著錄普查編號、索書號、分類、題名卷數(shù)、著者、版本、批校題跋、冊數(shù)、存卷等多項信息。書后還編制有書名筆畫索引,以便讀者使用。
本書收錄安徽師范大學圖書館藏古籍善本共605部8000余冊,其中經(jīng)部63部、史部147部、子部87部、集部302部、叢書6部。本書著錄書名卷數(shù)、著者、版本、冊數(shù)、存(缺)卷、行款、版式、版框及開本尺寸、序跋、牌記、刻工、鈐印、批校題識、備注、索書號等多項圖書信息,著錄信息豐富,是利用、研究該館館藏善本的重要工具書。
《人文社科經(jīng)典文選導讀》從浩如煙海的古今中外經(jīng)典作品中精選出16篇選文,這些經(jīng)典文選覆蓋文學、歷史、哲學、經(jīng)濟學、法學、教育學等領域,致力于讓大學新生對人文社科經(jīng)典有概略性了解,有利于大學生樹立核心價值觀,為大學生的成長提供正能量,并為大學生進一步學習人文社科知識提供入門級向?qū)!度宋纳缈平?jīng)典文選導讀》共16章,每章分
本書是倫明所撰古文獻提要及其四庫學論著的結集。主要據(jù)齊魯書社1996年影印本《續(xù)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稿本)》第14、15冊整理。書末附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