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選注》共收唐詩二百八十首,凡七十八家。按照詩史的軌跡與詩人的特色挑選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進行注釋和鑒賞。此書是將批評鑒賞、疏通字句意義、補充文化常識、梳理文學史發(fā)展、展示詩歌繼承借鑒關系等融為一體,熔為一爐,內(nèi)容異常豐富,是一種新的閱讀體驗。
本書收錄200首左右的歷代詩詞作品,包括古詩詞和新詩,分“南京篇”“古詩詞篇”“新詩篇”三個部分,將目光聚焦在長江、南京、文學之都、詩歌,通過和市民、讀者的互動,召喚新時代的長江活力和文學之都的榜樣力量,進一步推動南京文學之都建設、展現(xiàn)大美南京形象。
這本詩集是作者多年來,詩歌創(chuàng)作作品的一次精選集結。懷古追今,用詩歌抒發(fā)親情,友情,愛情的人類共情。用詩歌來感悟人生、表達人生、來思索生命的意義。作者在寫作上多是有感而發(fā),用純粹的心靈和文字來傾訴自己的情感,作者的詩歌表達養(yǎng)成受到了戴望舒、余光中、卞之琳三位詩人的很大影響,他有著自己獨特的審美和詩歌表達,通過細膩而敏感的
《此間歲月》是詩人雪青的第三本詩集,在詩集內(nèi)容及選題上力求更加的貼近于生活,并試圖通過對生活中人們常常需要面對的挫敗與迷惘、情感中不得不經(jīng)歷的傷痛與別離,乃至于生死等等各種際遇的闡述及反思,希望從詩歌角度切入提供關于個體與整體生命之間的平衡與和諧,以及對愛與美的追尋等生命更深層面的一些新的視角及表達。比如詩集中的《悲情
857年前,著名理學家朱熹、張栻與朱熹弟子林用中三人游南岳。他們于1167年農(nóng)歷十一月十日開始從岳北登南岳衡山,十一月十六日下山。七天里,他們在漫天飄雪的滿山銀裝中,經(jīng)歷風雨嚴寒,雪覆冰封,卻履險登頂,一路豪情勃發(fā),行歌吟唱,唱和159首詩作,最后匯編成《南岳唱酬集》。這是天下名山唯一一本出自名家之手的詩集,也是南岳衡
本書是李昌海的一部詩集,收錄了詩人2014年以來創(chuàng)作的詩歌兩百余首,全面展現(xiàn)了詩人十年來的創(chuàng)作成績與寫作特色。李昌海的詩歌取材廣泛,深入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他善于從細微之處發(fā)現(xiàn)詩意,尤其擅長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理趣,能夠運用細膩的筆觸,將普通的事物描繪得富有深意,引領讀者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不平凡的美。他的詩歌中蘊含了對人生、
本書是詩人晉家孟寫作多年以來的一部精選集,共收錄其詩歌兩百余首,分為“塵世間”“林中路”“逐春風”“玉溪云”“南風暖”等五個小輯。本書的詩歌,以時間跨度為經(jīng),情感與哲思為緯,細膩勾勒了作者從青澀少年步入青年時光的心路歷程。其前期作品,情感飽滿,展現(xiàn)了少年人的熱烈與真誠;而后,筆觸漸深,融入了詩人對于生命的諸多思考。本書
詩人武治的一部詩集,收錄了詩人2021年以來的創(chuàng)作的詩歌近兩百首。詩人常年生活、工作在武漢的軟件園附近,詩集以“軟件園的森林”為名,寫的也正是軟件園及其周邊的自然風景和人事變遷。詩人的寫作非常具體,或是寫喜鵲、野鴨、欒樹這些自然之物,或是寫大霧、寒流、小雪、大雪這些與天氣和時令相關之物,客觀的描摹之外,詩人尤其注重書寫
這是北京詩人陳燕菲的詩集,收入作者多年精心創(chuàng)作的詩歌多首,作者從事藝術工作,熱愛藝術,曾經(jīng)在海外讀書數(shù)年,詩歌中充滿了某種異域情調(diào),又具有獨特的藝術家氣質,這些詩作多抒發(fā)個人的思想感情,作者注意從日常生活中提取有閃光點的地方,寫作成詩,既有現(xiàn)實的生活基礎,又凸顯了作為藝術家的詩人對日常生活的敏銳觀察,透出一位對生活飽含
本書是東坡赤壁詩社在《東坡赤壁詩詞》創(chuàng)刊40年之際,從創(chuàng)刊以來的191期刊物中,精選出的300位詩人的三百首代表作。該書所選作品按體裁分類,絕句在先,律詩在后,再列詞曲;在絕句和律詩中,五言在先,七言在后;書的正文前后分別是序言和附錄,其中序言介紹了本書的大致情況,附錄部分是刊物40周年簡史。其中包括不少名家的作品。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