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漢語語音》為孫常敘先生于上世紀50年代為東北師范大學中文系所編授課講義,全書分為四編,*編對古漢語語音基礎知識作了簡要介紹,如音節(jié)及其標注方法、漢語聲調系統(tǒng)、漢語韻書體系、字母系統(tǒng)等;第二、三編則分別對《切韻》和《唐韻》的音系及其與南北朝隋唐語音的關系,以及《切韻》以前的漢語語音系統(tǒng)及韻書作了介紹和研究;第四編介紹
《海外中國學評論》主要刊載有關海外中國學家、海外中國學名著、海外中國學研究思潮、海外中國學發(fā)展史、海外中國學檔案、海外中國學文獻、海外中國學研究學科建設的論文、譯文及其書評等。本書為第6輯,共設有專題論文、書評、文章評論等專欄,匯集了不少海內外名家的文章,是一部富有特色特色、內容翔實的海外中國學研究論著,值得期許和關注
秦文學既是一個歷史概念,又是一個地域概念,本書從時間和空間兩個角度入手,以《詩經·秦風》、石鼓文、秦簡中的篇章、《詛楚文》、《呂氏春秋》以及《戰(zhàn)國策》、《史記》所載秦國論說辭、書信等傳世和出土文獻為基礎,對有關秦文學史料進行了梳理、考辨,探討了秦文學的內容、特點以及發(fā)展歷程,揭示了在先秦地域文學向漢代統(tǒng)一
本書是復旦文博系沃興華先生數十年來書法創(chuàng)作、研究的經驗之談,對于書法入門指導,或是傳統(tǒng)書法理論學習而言,這本書都值得一讀。 作者書法功底深厚,學問亦佳,且極具膽識與魄力,數十年來潛心探尋當代書法的創(chuàng)新之道,故能自成一家。本書主在歸納、分析歷代書論,而時時與創(chuàng)作實踐相結合,圍繞著書法技法這一主題展開的各個章節(jié)、話題,無不
袁宏道,字中郎,公安三袁中聲名*為卓著。其人性情灑脫,鐘情山水,同時又精明強干,為官清廉公正,頗有政聲。他主張詩要從自己胸臆流出,要有性靈、趣味、新奇,提倡向民歌學習,其詩本色尖新,淺近俚俗,在明代詩歌專事模擬的風氣下,令人耳目一新!对甑兰{校》原為我社中國古典文學叢書之一種,初版于1981年,此次重版,分平、精裝
《楚辭通釋》一書是明末清初大儒王夫之研究楚辭的專著。其內在思想和王夫之所處的時代息息相關,也寄寓了他晚年的政治心聲。訓詁釋義著眼于作者的思想動機,同時以修養(yǎng)內丹學說解釋部分文本,反映了明末的思想潮流特色。在訓詁上也有所創(chuàng)見,部分為后人吸取,成為楚辭解說主流理論之一。
本書為清代修繕浙江海塘的資料匯編。共分八冊,首冊至四冊為奏疏部文、五冊為保案、六冊為丈尺固限、七冊為估銷銀數、八冊為外辦章程全案總數。
本書全面考察了西周王朝的軍事領導機制。*章,分析本書所用戰(zhàn)爭銅器銘文之文本特征,說明筆者對各種不同形式史料的認識。第二章,分析與歸納了西周銅器銘文中所見王朝軍事力量之類型。第三章,在前兩章的基礎上進一步總結了西周戰(zhàn)爭器銘所見戰(zhàn)爭類型,探討了戰(zhàn)時周王的軍事領導機制。第四章至第六章,分別討論了周王對構成西周王朝軍的各種軍事
本書是對梁元帝蕭繹詩文進行全面的整理,包括文字?薄⒃~語典故注釋、歷代評論集錄、詩文散篇輯佚以及作品考疑、系年等。故本書分正文、校注、集評三個部分。書后附有補輯、存疑、誤入、附錄、本紀、遺事、交游、歷代著錄、歷代評論、參考文獻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