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史評論》由首都師范大學全球史研究中心于2008年創(chuàng)辦,劉新成教授擔任主編,致力于在中國歷史學界推進全球史的研究視野與方法,提倡有關跨文化、跨國家、長時段的歷史現象的研究,注重揭示全球視野中的文明互動與交往,探尋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的全球化進程,及其與地方特性的相互影響。
本書以時間為軸,將人類發(fā)展進程中的戰(zhàn)爭、發(fā)現以及世界上所有最重要的時刻串聯起來,畫風活潑、色彩明亮、版式活潑多變,是一本設計精美的兒童歷史科普繪本。從石器時代到太空探索,在漫長的時間長河中,人類繁衍生息,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明,從最初的鉆木取火到埃及金字塔的建成,再到人類到太空中漫步;從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到工業(yè)革命,直
本書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的世界遺產為主要研究對象,兼收我國具有代表性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針對歷史事件、美學價值、科技成就、社會影響以及相關國家的管理體系、法律制度等不同內容進行啟發(fā)式介紹,為人文相關領域的學生培養(yǎng)人文意識及跨學科思考能力,作為大中專院校的通識課教材。本書也可以作為科普圖書,為社會大眾普及對世界遺產的認
World Heritage in Transition 2013-2019(變化中的世界遺產2013-2019)
變化中的世界遺產2013-2019
本書為著名歷史學家、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劉家和先生近年來的學術隨筆與學術信札合集。全書共分六輯,分別為世界與中國中西古史比較懷念師友書前書后信札口述史。其中前兩輯為歷史學研究隨筆,第三輯著劉教授的師友交往與學術傳承,第四輯為一輯對近年學術佳作的單方面書評,第五輯為為學術問題與林志純先生跨越二十余年、十余次往還探討的一輯信札
在現代世界,隨著世俗化和現代科技的發(fā)展,智慧的現代人能夠觸及的邊界更加廣闊,改變客觀環(huán)境的能力也越來越強,人的能力被前所未有地提升。然而即使有道德法則和倫理傳統(tǒng)的約束,甚至成文法和司法系統(tǒng)的制約,現代世界的暴力沖突、利益爭斗和對存在意義的解構卻愈演愈烈,擁有發(fā)達技術的現代人重新陷入了對人類存在的根本性問題的混沌和困惑中
本卷是《話說世界》第13卷。主述了工業(yè)革命帶來的原料需求和勞動力的短缺,引發(fā)了全球的殖民和奴隸貿易。殖民地的爭奪產生了眾多的國家矛盾,小規(guī)模戰(zhàn)爭不斷地爆發(fā)。附:《話說世界》全套書20卷,每卷約25萬字,并配450幅左右精美圖片,時間跨度從史前至2017年(出書前截止)的世界歷史。內容涉及到政治、經濟、制度、思想、文史、
本書收錄的文章來自《走向世界--中國人考察西方的歷史》。該書中華書局一九八五年五月初版,二〇〇〇年八月二版,二〇一〇年二月三版,今收入《鍾叔河集》。全書共二十三章,前三章概述古時中西交通的歷史,后二十章分述近代旅西諸人(從林鍼到錢單士厘)的事跡。中華版前有錢鍾書、李一氓二序,后有年表、代跋和后記,今保留錢鍾書一序和年表
本書分為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現代史、世界當代史四大篇章。選取了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風云人物、輝煌成就、燦爛文化等內容,力求在真實性、趣味性和啟迪性等方面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并通過科學的體例與創(chuàng)新的版式,全方位、新視角、多層面地闡釋世界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