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學揭秘:釋論易原卦符的性質(zhì)、形態(tài)和產(chǎn)生》論證了我國出土文獻和傳世古籍中的“需”及其記數(shù)符號“〇”。 中國易學的六十四個六畫卦初始產(chǎn)生于四進位量制。四進位量制的基本單位是“益”、“溢”和“易”(也稱“升”)。 甲骨文、金文□“益”字是四、二進位數(shù)字的象記錄。既是文字象形,又有生產(chǎn)、生活中實際的應用價值。 《易學
“奧數(shù)精講與測試(修訂版)”叢書,通過數(shù)學創(chuàng)新思維訓練把數(shù)學奧林匹克競賽的內(nèi)容以精講和測試的形式系統(tǒng)地結合起來,通過對本套教材的學習,使學生具備一定的數(shù)學素養(yǎng),提高參加各種數(shù)學競賽的能力;期待學生課內(nèi)的數(shù)學成績會有所提高,還能在各級各類數(shù)學競賽中取得理想的成績。 “奧數(shù)精講與測試”叢書2007年出版后,即得到讀者的好
本書所謂“鑒用”一是將卦辭、爻辭的原意和寓意用成語進行概括總結,使讀者在學習《周易》的過程中,容易記憶和便于利用。全書共收集成語900余條。二是在每一卦的“智慧精華”“成語解釋”的后面,增加了“智慧與鑒用”,使讀者根據(jù)自己所處的“時”和“位”,用“鑒往知來”的智慧,加以實踐和應用。
本書是北京語言大學教授李文先生對《韓非子》的研究,書稿側重于古漢語語法中的句法研究,希望通過對句法的研究勾畫出《韓非子》語言“駢法”的具體形態(tài),說明戰(zhàn)國散文在語言駢偶化方面所達到的高度。同時,對《韓非子》中韻文的用韻特點也進行了一些探討。
《莊子》是一本深刻而妙趣橫生的書,其中包涵著豐富的人生大智慧,比如“不爭”、“忘我”、“去機”等,但要想真正讀懂《莊子》并非易事。王夫之、朱謙之、錢穆、章太炎、林語堂、方東美、南懷瑾、陳鼓應、梁啟超、蔡元培、馮友蘭、徐復觀等國學大師對《莊子》都曾有過深入的研究,并在相關著述中提出各自獨到的見解,《聽大師講莊子》,聽他們
雖然近現(xiàn)代有很多注家都力求出新,但實際上,如同古人對古代經(jīng)典中一些難解之處避而不談,今人也有同樣的問題,如4?13: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很明顯的,這一句是強調(diào)“讓”在禮制中的重要作用的,本句的核心就是這個“讓”字。但近現(xiàn)代的注家,紛紛注釋解讀“何有”“如禮何”這兩個語氣詞,而不
伴隨孩子成長經(jīng)典閱讀:論語(注音彩繪)
隨著中國日趨強盛,關于國學的研究大潮也早已興起。長期以來,執(zhí)著于國學研究的幾乎全是文、史、哲社會科學界的學者。稍加留意即可看出,近幾十年來,不少自然科學界學者關心國家大事,也在從事這方面的探究。孫文鵬研究員就是在這方面已經(jīng)做出突出貢獻的一名闖將,這部《〈道德經(jīng)〉解玄》把學界對此經(jīng)典的研究從考據(jù)、解義提升到“解玄”的新高
大道至簡,萬事萬物皆源自于一個基礎的規(guī)律,修行悟道,首先就是破除主觀幻覺,清除心靈中的垃圾,于是,那個最簡單的真相就會呈現(xiàn)在我們眼的。修行悟道,就是讓自己的心境清明.如此方知萬事萬物皆是生命的禮物,虛極慧至,人與天地一體,生命將沐浴在大愛的陽光中。 作者在自家人生的實踐中,把老子的哲學思想融入其中,能出能處,舒卷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