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上、中、下三篇。上篇“經典溫習”,是關于對厚樸溫中湯原文學習研究的見解,包括對原意的理解和作者的認識;中篇“臨證新論”,介紹了厚樸溫中湯加減化裁在臨床常見疾病與疑難雜癥中的應用:下篇“現(xiàn)代研究”,采集選編了近年來厚樸溫中湯實驗研究成果,另附有當代名醫(yī)對厚樸溫中湯的理論闡釋和醫(yī)案。
本書內容包括:修養(yǎng)書、救三死方、傅信方、海上集驗方、獨行方、無名方、嶺南急要方、天寶單行方圖、南行方、兵部手集方、杜正倫方等。
本書收載的產科內容較為豐富,基本涵蓋妊娠以及產前產后多發(fā)疾病和常見的證候,并且分門別類分析病因病理和對癥治療的效驗方藥。
本書共九卷。該版本無序言,無目錄,首即見正文。版高14.7cm,寬11.3cm,每半頁9行,行17字。單魚尾,四周單欄。首頁右下有陽刻印章一枚,鐫有“行準手輯古逸醫(yī)方”8個字。版心魚尾上為全漢三國六朝唐宋醫(yī)方,下為“棲芬室”。該書稿用行楷書寫,字體工整流暢。該書較全面地嵬集了原書內容,并有序加以排列、校勘,雖未復全豹,
本書收集1949年以來出版的專著以及在核心期刊上發(fā)表的文獻、論著等為主要參考資料,將其外科的臨床治療經驗整理匯編成書,設立了近400個外科病種,共收集10000余則方劑,涉及中藥、針灸、敷貼等多種治療手段。每個疾病以現(xiàn)代醫(yī)學病名為主,記述中醫(yī)治療方法,將每個疾病從概述、辨證施治、經驗方、單方、中成藥、預防用藥六部分進行
本書首先通過以方類證的分類方法對經方進行分類,然后按照組成服法、治則方解、辨證指要、仲景原文、注家新論、名醫(yī)驗案等內容對每一個方劑進行深層次解讀,方便讀者通過閱讀本書,掌握每一個方證的使用方法,臨證時能夠做到方證相應,效如桴鼓。
本書《王琦醫(yī)書精選:王琦方箋集》篩選收錄了104首王琦教授用毛筆書寫的傳統(tǒng)處方。共分呼吸系統(tǒng)疾病方、消化系統(tǒng)疾病方、神經系統(tǒng)疾病方、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方、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方、雜病方、體質調理方、男科疾病方、婦科疾病方、膏方和外用處方等11個部分。每個處方除手稿圖片、印刷版文字,另有對每個處方或大致病情的簡短分析,既有書法的觀賞
本書分為總論、上篇和下篇三部分,共記錄了作者運用經方治療疑難危重癥實錄醫(yī)案168則及讀書與經方隨筆31則。本書集理論性、學術性及臨床實用性于一體,匯集了作者近十年來對經方研究的臨床心得和體會,全書生動呈現(xiàn)了作者臨床辨證診治全過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深入淺出,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本書內容講述:選用當歸、生地、白芍藥為三消主方,對于上消加人參、麥冬、五味、天花粉水煎,入生藕、鮮地黃汁、人乳服,中消加石膏、知母、甘草、滑石、寒水石,下消加黃柏、知母、熟地、五味子之類。這種制方思路,在主病主方的發(fā)展源流中具有典型意義。王琦教授于臨床中創(chuàng)用黃精贊育膠囊治療男性不育,疏肝益陽膠囊治療陽痿,二藥已成為國家
《傷寒雜病論》是我國第一部中醫(yī)臨床醫(yī)學專著,素有眾方之祖的稱譽。其方配伍嚴謹,用法精當,療效確切。不僅適用于外感熱病,也適用于內傷雜病,對中醫(yī)臨床各科診治都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指導意義。若能正確掌握傷寒論經方的臨床運用,則如仲景在《傷寒論》自序中所言若能尋余所集,則思過半也!秱s癥論》的條文論述包括了呼吸、消化、循環(huán)、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