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刊雜劇三十種》是現存元代雜劇的唯一元刊本,保留了元刊雜劇的原始樣貌,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獻價值和版本價值。三十種雜劇包括《李太白貶夜郎》《嚴子陵垂釣七里灘》《楚昭王踈者下船》等,其中不見于后世流傳的孤本有十四種,大大豐富了元雜劇的劇目和題材內容,為文學史、戲劇史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另十六種,經與明清刊本比對,發(fā)現文本
《曲波園傳奇》二種四卷,清徐沁撰,清初徐氏曲波園刻本?蚋呤湃迕祝瑢捠迕。每半葉九行,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單邊。《古本戲曲叢刊》第六集、《中華再造善本續(xù)編》中收錄。是書內封葉題若耶野老填詞,湖上笠翁鑒定,曲波園傳奇二種,香草吟載花舲合刻!断悴菀鳌,卷首有李漁所作序,序末署湖上笠翁題于也宜樓,有繡像六幀,鐫有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文成公主》《朗薩雯蚌》《智美更登》《卓娃桑姆》《蘇吉尼瑪》《頓月頓珠》《白瑪文巴》《諾桑王子》。
本書為昆腔散曲選集,以儒家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分為六集。收錄了《紅梨記·佳期》《浣紗記·采蓮》《南柯記·玩月》《焚香記·陽告》等昆腔折子戲,還選錄了陳大聲等人的散套,第六卷“數集”則選錄了弋陽腔《青冢記·和番》等折子戲。前四集與六集所收均為昆弋折子戲出目,共計55種74出,第五集收明人散曲25套。此為明崇禎年
本書共四卷,三十出,故事講述北宋才子趙汝舟很仰慕才女謝素秋,便托太守劉輔介紹。劉輔擔心趙汝舟誤了科考,使謝素秋冒名王同知的女兒,與趙汝舟夜間會面。第二天卻令人告訴趙汝舟,說他昨夜所見到的是女鬼。趙汝舟大吃一驚,被嚇到了,便逃去赴考。后來,趙汝州中了狀元,劉輔請客吃飯,使趙汝州、謝素秋見了面,并說明真相。趙謝二人就此成婚
《結婚之前》為《駱賓基全集》中的劇作集,其中《五月丁香》創(chuàng)作于1946-1947年,《社員之家》創(chuàng)作于1960年,《結婚之前》創(chuàng)作于1963-1964年,《鏡泊湖畔》創(chuàng)作于1980年,一幕幕來源于普通百姓的生活、工作場景,一個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不同時代的主旋律。
本書根據唐傳奇《虬髯客傳》、孟柴《本事詩》中樂昌公主破鏡重圓兩個故事改編而成,戲劇以李靖在長安謁見隋朝司空楊素開始,楊素家伎紅拂傾慕李靖,隨之私奔,途中結識豪俠虬髯客張志堅,后同至太原,通過劉文靜會見李世民。虬髯客本有爭奪天下之志,見李世民器宇不凡,知不能匹敵,遂傾其家財資助李靖,使輔佐李世民成就帝業(yè)。書前有虬督客傳和
本書包含四部雜劇,其一《狂鼓史漁陽三弄》:三國禰衡死后在陰間罵曹操的情節(jié),實際是借曹操來影射當時的奸相嚴嵩;其二《玉禪師翠鄉(xiāng)一夢》:揭露了當時官場與佛門的爾虞我詐和禁欲主義喪失人性的虛偽本質;其三《雌木蘭替父從軍》:木蘭出征經過,到凱旋、出嫁的情節(jié)都是作者的創(chuàng)造;其四《女狀元辭凰得鳳》:刻畫了才華出眾的女狀元黃崇嘏喬裝
本書為50集電視專題紀錄片與100分鐘電影紀錄片解說詞,敘述了《周易》在中華文明幾千年歷史進程中所處的重要地位及其對世界文化的影響。系統(tǒng)介紹了易學的產生與發(fā)展,伏羲、周文王、孔子等對易學研究與傳播的貢獻,《周易》的傳播及其對東亞文明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發(fā)展所產生的積極作用。本書更是一部易學普及讀物,旨在傳承弘揚《周易》文
揚州評話作品整理。根據李信堂的手稿整理而成。故事源于《彭公案》第二十七回至三十五回。講述清朝康熙年間,寂寞江湖二十余年的黃三太、楊香武等兄弟,不奈虛度年華,相約做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該作品既有堅實的文學基礎,又有豐富的情節(jié)內容,在忠于原著主題的原則下,增添了許多人物、故事情節(jié)和生活細節(jié),并將揚州方言詞匯和當地的風俗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