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文藝學百年耕耘錄》由上海文藝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被列入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一流學科建設文庫及上海文化發(fā)展基金資助項目。是一部選輯多篇文章的專題文集,上編主要是對中國百年民間文藝學發(fā)展的宏觀掃描以及對前輩大師的深情追憶,下編是對同輩及晚輩學術成果的評述,其中多篇是為門內(nèi)或門外弟子新作的序文。
民間文學的重要價值日益受到重視,劉守華以民間故事研究為重點,出版論著十余種,F(xiàn)選取數(shù)種,構成《劉守華故事學文集》出版。它們既有對故事學這一民間文藝學分支基本原理的構建,也有對中國古今貫通的故事史的全景敘說,還有對跨國跨民族的比較故事學研究。同時,作者將湖北具有代表性的一系列故事類型和故事講述家推向國家非遺保護名錄,受到
《情關西游》是青年作家張怡微近年來潛心研讀《西游記》和《西游補》的學術隨筆集,此次新增文章十余篇,并對初版文章逐一修改。作者以重詮西游故事為方法,著眼西游情難為鏡像,引領讀者燭照世情、反觀自身,重探中國文學、文化經(jīng)典的魅力。作者寫好名與未名不老與長生事人與人事心猿與心魔取經(jīng)人的怕和愛許敗不許勝西游女子圖鑒情關、情種與情
哲學的石頭
《梅運生詩詞論著輯要》收錄三部分內(nèi)容,分別是鍾嶸和《詩品》詩學論文選粹和歷代詞論專著提要,從中不難看出梅先生繼承了他的老師教誨他的注重儒家重世用的精神,以自己的扎實研究為裁斷,而不人云亦云,這就是一代詩論大師的魅力情懷。盡管先生未曾見到自己的偉作面市,但帶給我們的精神食糧又是如何豐富……
奇儒從1985年開始創(chuàng)作部武俠小說,至今出版發(fā)行14部小說。因他對佛學頗有研究,故其作品風格獨特,幽默風趣而不流于低俗,處處充滿禪理,對武學則從另一個角度來描寫,自有其意境。敘事巧妙,情節(jié)緊湊,人物眾多。書中人物的對話充滿佛學義理、禪宗公案。特別的是他選用的兵器,十分別出心裁;而人物的意念、欲望、情緒、語言、行為各不同
本書將隋唐五代十國辭賦視為一個整體,在全面搜檢與清理這個時期辭賦文獻的基礎上,對此時期絕大多數(shù)賦家賦作及其理論表達作立足于事實的深入解讀,并結合時代背景與文體特質,從宏觀上探究這三個緊密相聯(lián)時期辭賦的發(fā)展歷程與演進規(guī)律,分階段描述并評析隋唐五代辭賦文學發(fā)展演變的歷程與原因,以突破以往研究或局限于分段與分體,或止于粗略的
百年新詩發(fā)展的進程,眾多詩人繁星散布,詩作更是浩如煙海。本書試圖在詩海中探尋明珠,在眾多詩人中選擇了胡適、艾青、穆旦、卞之琳、徐志摩、戴望舒、余光中、洛夫、鄭愁予、昌耀、北島、顧城、舒婷、海子等人的一百首佳作加以點評,期于從對詩歌作品的感悟中,體現(xiàn)人性中對美的追求和對時代脈動的體驗。
《古詩詞里的博物課·熱熱鬧鬧過佳節(jié)》: 這是一本適合小學生讀的古詩詞知識科普書。圖書緊扣部編版教材,圍繞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春節(jié)這5個節(jié)日,選取了21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詩詞,以及3幅同節(jié)日息息相關的古代名畫,從博物視角深度剖析藏在古詩詞以及古畫中的博物知識,涉及歷史文化、社會風俗、文人典故、天文
本書為晚清廉吏李超瓊一生創(chuàng)作的所有詩歌的點校和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