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專志是地方志的變種,較之于地方志的相關內容更為翔實和專業(yè)。金石是傳承中華古代文明的重要載體之一,幾千年來,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獻和多彩的藝術資料。本書所收錄的130余種地方金石志,多出自諳熟鄉(xiāng)邦文獻的大家名家之手,如繆荃孫、金毓黻、徐世昌等。該類文獻在刊刻、保存和流傳方面較之地方志,有相當一部分處于抄本稿本狀態(tài),即
本書是《紅色廣東叢書》之一種,是一部講述汕頭紅色革命歷史的通俗文化讀物。書稿根據歷史記載、田野調查、人物訪談等資料,選取當?shù)鼐哂兄卮髿v史文化價值的革命遺址,每個革命遺址設紅色風景、紅色回響、動人故事3個欄目。并配以實景照片、歷史圖片、手繪地圖,講述宏大歷史敘事下的微觀革命事件和動人故事。書稿將汕頭地區(qū)主要革命遺址和事件
本書是一部講述云浮紅色革命歷史的通俗文化讀物。書稿根據歷史記載、田野調查、人物訪談等資料,選取當?shù)卣容^認可的主要革命遺址,包括鄧發(fā)故居等20余處。每個紅色景點有導讀介紹景點的地址、建筑影響、交通指引,下設4個欄目:紅色風景、歷史事件、動人故事、深刻道理。并配手繪地圖及革命遺址圖。書稿將云浮地區(qū)主要革命遺址和事件用簡
本書是一部講述東莞紅色革命歷史的通俗文化讀物。書稿根據歷史記載、田野調查、人物訪談等資料,選取當?shù)卣容^認可的主要革命遺址。每個紅色景點有導讀介紹景點的地址、建筑影響、交通指引,下設4個欄目:紅色風景、歷史事件、動人故事、深刻道理。并配手繪地圖及革命遺址圖。書稿將東莞地區(qū)主要革命遺址和事件用簡明生動的文字串聯(lián)起來,充
本書主要介紹歷代都城與王城遺址,包括堯王城遺址、舜都古城遺址、偃師二里頭遺址、安陽殷墟遺址等。
本書主要介紹古代石刻與其文化藝術,包括大足石刻、樂山大佛、桂林石刻、摩崖石刻、南龕摩崖造像等石刻藝術珍品。
本書以華夏文明的搖籃、甘肅文化的源頭——大地灣文化為起點,參閱了大量歷史文獻、出土歷史材料,吸收學術界最新研究成果,對有著八千年歷史的大地灣文化進行追溯,分七個章節(jié),以圖文演進的形式,用講故事的方式從對其重要性進行了講解和剖析,使讀者對博大精深的甘肅文化有一個直觀的認知和理解。
鴻山遺址位于吳文化發(fā)源地——無錫,是長江下游地區(qū)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吳越文化的墓葬類遺址,分布范圍7.5平方公里,有108處墓葬,其中土墩墓51座。2003-2005年,經過對其中7座墓葬的搶救性考古發(fā)掘,共出土珍貴文物200余件。出土的文物有玉器、琉璃器、仿銅原始青瓷禮器、硬陶器、青瓷仿銅樂器、特殊形器等種類。玉飛鳳是國內發(fā)
《水西寶語》一書精選了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紀念館中的100件文物,以歷史史實為依據,結合革命后代的采訪,從文物出發(fā),介紹了新中國革命、軍事和建國歷史上的關鍵人物與關鍵事件,細節(jié)生動,人物形象豐滿。此外書中還道出了不少鮮為人知的英雄及其事跡,他們默默為紅色事業(yè)奉獻終身,值得被書寫、被人們紀念。整體上,本書對文物背后的故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