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民國著名藏書家、編譯家、散文家周越然的雜文集之一。從作者的作品看,他的書話在古今同類散文小品中,具有承前啟后的獨特個性。無論是書林掌故,還是版本源流,無論是購書樂趣,還是書真?zhèn),均舉證周詳,論列精密,亦莊亦諧,風致獨特。在作者看來,除了書籍之外,不論吃的、穿的、用的、住的,用過之后,都無法存在。買書的優(yōu)勢有兩點:
本書為周越然的書話小品集之一,共收入短文一百余篇,內容均為作者對于古籍版本的研究,作者為民國時期著名的藏書家之一,在版本學上造詣極高。在其收藏的鼎盛時期,家中收藏有現(xiàn)裝書三千余種,一百七十八箱。作者不僅酷愛讀書,關于圖書版本的研究,尤其是古書的版本也頗有研究,可說是這方面的專家之一,有其獨到的見解和發(fā)言權。例如,書中所
《圖書館學是什么》是一本優(yōu)秀的圖書館學入門讀物。本書共分十章,在書中列出了十個問題:1.圖書館學是不是一門科學?2.圖書館學到底研究什么以及范圍多大?3.學了圖書館學對我們有什么用處?4.圖書館學是怎樣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5.圖書館學的大家和重要思想有哪些?6.圖書館學有哪些主要研究方法?7.書籍的發(fā)展和未來的命運
作者姚伯岳長期致力于版本目錄學研究和古籍編目工作。本書是其近十年來關于古籍工作文章的結集,分為四卷:*卷是關于藏書家的生平及史實鉤沉;第二卷是對北京大學圖書館源頭及館史的考證;第三卷為版本鑒定和古籍編目中的發(fā)現(xiàn)與問題探討;第四卷則是對古籍傳承的理念認知。通過本書不僅可以看到作者的治學歷程、治學態(tài)度與治學路徑,更可以感受
北京大學王子舟教授團隊對我國18個鄉(xiāng)村民間圖書館進行田野調查,通過訪問創(chuàng)辦人和鄉(xiāng)村讀者,講述了農民自辦圖書館的故事,包括各自的辦館理念與艱難歷程。這些故事真實感人,引人入勝,可讀性強。鄉(xiāng)村民間圖書館創(chuàng)辦者多為鄉(xiāng)村文化精英,他們創(chuàng)辦的圖書館有著自發(fā)性、本土性、多樣性等特點,彌補了鄉(xiāng)村公共文化的不足,提供了多樣化的文化生活
本專著針對社會化標簽進行質量評估,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多語言社會化標簽的自動聚類研究;狙芯績热莅ǎ海1)建立社會化標簽的質量評估框架體系與評估模型;(2)在考慮語義的基礎上,融合標注資源的內容特征與社會化特征,進行高質量社會化標簽的生成;(3)對高質量的多語言社會化標簽進行自動聚類,并對聚類結果進行評估。
文獻計量學是圖書情報學、信息管理學領域的一個重要分支學科,也是當前國際圖書情報學術界研究最活躍的專業(yè)領域之一。本書全面系統(tǒng)地論述了文獻計量學的基本定律和理論基礎,詳細討論了引文分析等主要的定量分析方法,還集中闡述了文獻計量學在情報學、圖書館學、科學學等學科領域及定量管理等方面的具體應用。全書共十二章,內容包括緒論、科學
《吳門販書叢談》將江澄波先生歷年所撰寫的文稿,無論長篇短什、已刊未刊,均網羅其中,分類編排,匯集于一處。江先生作為版本學家和古舊書籍經營者,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了挖掘、整理和保存祖國文化遺產的事業(yè)中。書中記錄了其所經手的古書信息,傳播了古籍鑒定知識,并回顧了與當代藏書家和文化名人的交往經歷。
全書分為3篇,共計8章。*篇為概念篇,由*章和第二章構成,*章介紹了替代計量學的基本概念與起源過程,包括其定義、基本要素、相關術語的辨析、產生背景和譯名討論等;第二章介紹了替代計量學的發(fā)展階段與研究進展,包括其基本脈絡、主要階段、學術活動、研究群體、資助情況、研究主題和進展等。第二篇為指標篇,由第三章和第四章構成,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