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著名道家文化學者陳鼓應先生寫給中學生和初學者的《老子》普及讀本,已列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fā)展中心《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全書除前言和《老子》導讀之外,依《老子》篇章分為八十一章,每一章包括導讀、原文、注釋、譯文、點評五個部分,簡明扼要、明白曉暢地對中華文化重要典籍《老子》進行注譯和解讀。陳鼓應先生自20世紀
本書為《國家圖書館藏未刊稿叢書》之《著作編》之一。為《周易注疏?庇洝犯灞炯爸`清本,清李銳等撰。阮元對惠棟等學者擅改《周易注疏》文字,時有不滿,故取唐宋元明經本、經注本、單疏本、經注疏合本,讎校各書同異,屬元和生員李銳筆之,為書十卷。分任者李銳完成對校初稿并作修訂,嚴杰校補調整,段玉裁批校,孫同元復核,并有少量增補。故
本叢書以王志民教授主持承擔的山東省齊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示范區(qū)建設重大工程項目為基礎。叢書的定位為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普及性通俗性讀物,由名家、大家寫小書,通俗易懂,融知識性、趣味性、大眾性和普及性于一體,既適合國內大眾閱讀欣賞,又適合向海外翻譯推介,傳播弘揚優(yōu)秀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叢書共設計10本,分別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陰
《周易入門》共分十三章,包括《周易》所含內容、作者,以及八卦、六十四卦、太極圖的解說,并揭示研究《周易》應當掌握的主要方法!吨芤兹腴T》之撰寫,旨在針對基本的《易》學問題,敘談有關研探《周易》的一些常識,幫助初學者尋求治《易》的正確途徑。張善文為知名《易》學研究者,《周易入門》的讀者對象為文史愛好者、《易》學研究者。語
《莊子》一書為中國古籍中一部人人之書,但需學有根底,才能讀通此書。錢穆先生的《莊子纂箋》除郭象注外,詳采古今各家注,凡逾一百五十家,斟酌選擇,調和決奪,得一妥適之正解。全部《莊子》一字一句,無不操心,且上下接續(xù),皆可通釋,宜為從古注書之上品。因此,本書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集注或集釋,而是通過對歷代注釋的考量取舍,體現了作者對
近十幾年以來,儒學的話語逐漸進入了中國社會的公共領域,成為人們討論公共問題的重要思想資源之一。這一現象自然來自官方、學術界等多重互動,已經且仍在極大地改變著原來學院化的儒學研究范式。過去的儒學研究往往被置于中國哲學的學科下,抽象化、思辨化既是其優(yōu)點也是其缺點;而現在,儒學研究的主題已經遠遠超出了原有的中國哲學領域,不僅
《儒典萃英》是一本可以練書法,可以DIY日歷的國學文集。書中萃取四書五經深刻名句,打造儒家經典文集。再現國寶《開成石經》拓本以及名家書法作品。珍貴史物插圖與文物小史揭示儒典背后的文化故事。同時它也是一個記事本,一本日歷書,可撕扯的頁邊設計來源于古代箋紙,打造古風十足的記事日歷書。
本書以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的哲學政治理論和教育綱領著作《孟子》為原本,通過背景鋪陳正文詳解難點剖析提煉主題等板塊,與廣大讀者特別是中學生分享學習精讀整本名著的方法和技巧,使讀者在閱讀本書后,能夠充分了解書中的思想脈絡,能夠從主題、風格、影響力、藝術特色等方面閱讀和欣賞經典名著,提煉故事和寫作的規(guī)律,品味人
本課題以道家文藝美學的現代生發(fā)與現代價值為研究對象,把道家藝術精神的現代闡釋置于中國美學現代進程的歷史語境中,以中國文藝美學古今對接的問題意識,系統(tǒng)考察20世紀道家文藝美學的現代闡釋,以及這些闡釋怎樣受到現代美學思潮的影響,進而參與到中國美學的現代建構中。本課題通過對在古典時期有重要影響的美學傳統(tǒng)現代生發(fā)的考察,不僅揭
儒道匯融大生命視域下的《周易》哲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