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老子》,人類思想史一定與現(xiàn)在完全不同。老子的主張深受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qū)讀者的歡迎,其中就包括歐美和日本。本書以千百年來人們發(fā)掘出的有關《老子》成書線索材料為依據(jù),以道這一個詞為中心,以思辨的態(tài)度重讀這部經典,試圖幫助現(xiàn)代讀者剝離眾多詮釋和解讀,重新審視經典,了解如何讓經典為自己所用。
《譯解荀子》為國學經典釋讀之一種。此書作者為葉玉麟,所據(jù)轉換排印的版本為民國二十四年大達圖書供應社出版、新民書局發(fā)行的《白話譯解荀子》。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葉玉麟所著的關于國學經典釋讀的著作,十分盛行,其通俗和易讀性,稱得上是釋讀國學經典的典范,成為一般讀者學習國學的基本讀物,可惜后來竟被忽視,難得重新出版。此次出版的
本書是對《道德經》及老子思想的解讀。本書分兩部分,部分正篇是對《道德經》八十一章的分章解讀,作者的解讀既有對文本的分析,又結合現(xiàn)實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老子的智慧,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第二部分輔篇是對老子及其思想的評說,收錄了作者的五篇文章。作者認為老子的哲學是主陰貴柔的生命哲學:一方面老子哲學具有陰柔之性,貴柔守雌,致虛
荀子思想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價值,但荀子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荀子不僅系統(tǒng)發(fā)展了孔子禮教學說,而且首創(chuàng)了中國社會學;其社會管理學可以為今天社會建設提供頗多的大智慧,對于我們處理好社會階層、民族、宗教、行業(yè)之間的關系有直接啟迪作用。著名學者牟鐘鑒先生在本書中對荀學進行分析、評述,回顧了荀學的歷史,提煉出荀子的群學十項要義,并
莊子提出的人與自然的應用哲學關系表現(xiàn)為批判精神;人與社會的關系表現(xiàn)為價值重塑、應用實踐;人與人的關系表現(xiàn)為守弱貴柔與智慧辯證。莊子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自然主義的主要初創(chuàng)者,其哲學觀點早于西方哲學200多年,也是中國古代重要的辯證法系統(tǒng)核心內容建設者之一。本書以現(xiàn)實問題為抓手,以莊學觀點來分析解決問題,思想和暢、通俗易
易理與八段錦
孔子文化獎是由文化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設立的國際獎項,每年評選一次,每次評選團體、個人若干名,主要表彰獎勵對全球儒學研究和孔子文化傳播做出突出貢獻的團體、個人和非政府組織。這個獎是文化部的獎項之一。本套叢書是自2009年首屆孔子文化獎設立以來,歷屆個人獎獲得者的文集匯編,已經出版有:《杜維明卷》(2009年度),《龐樸卷
孔子文化獎學術精粹叢書·董金裕卷
《樊登講論語:學而》解讀了《論語》的上半部;《樊登講論語:先進》解讀了《論語》下半部!墩撜Z》是對樊登人生影響的一本書,他捧著《論語》反反復復地研讀了20年。樊登發(fā)現(xiàn),《論語》幾乎能夠解決我們生活中的一切煩惱。我們當下遇到的各種痛苦,孔子早就解釋清楚了。本書的特色,是既還原了《論語》本來的意思,又站在應用的角度講透《論
本叢書由出版大家王云五先生主編,嚴選國學經史子集各部中的名家名典,力邀一批學風嚴謹、學術縝密的文化名家(如南懷瑾、毛子水、楊亮功等)進行注、譯、釋,博采歷代注本,旁搜學界新知,是國學研究領域不可多得的珍品,出版至今再版二十余次,深得學界贊譽。本書參考《孟子》趙岐注、朱熹《孟子集注》、清焦循《孟子正義》、陳澧《東塾讀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