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打擊樂重奏兩首》以多項針對性訓練內容試圖啟發(fā)學生學習多種知識的內在潛能,使其掌握“舉一反三”的學習方法,具備嚴謹、規(guī)范的學習理念。通過相關內容的訓練旨在培養(yǎng)學生準確掌握節(jié)奏和綜合運用節(jié)奏的能力,最終為各自專業(yè)的學習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二胡流行經(jīng)典歌曲集》是“民族器樂曲集系列”中的一本。
中國的民族音樂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地域遼闊,民族樂器歷史悠久,一件樂器在傳承發(fā)展過程中往往形成具有各種不同風格的流派,而這些流派的形成與各地區(qū)的文化背景、風土人情、語言、戲曲等因素都有著很大的關系,而且這些流派大多以“代代傳人”的形式在演奏家之間傳承著。作為中國民族器樂中最有代表性的樂器之
本書精選了近年來廣泛傳唱的影視金曲,主要包括:愛別離、愛的供養(yǎng)、愛的呼喚、愛的回歸線、愛的雙重魔力、愛你不會變、愛你如命、背對背擁抱、癡夢、癡情冢、翅膀、傳奇、存在、錯過、錯誤的相遇、答應不愛你等。
收入了創(chuàng)作樂曲6首,如《太極》;改編樂曲《青松嶺》等6首;音樂會練習曲《波濤滾滾》《鐵錘錚錚》等13首。
《朱踐耳作品集》是人海文藝人才基金會資助項目。
基本信息商品名稱:關迺忠編曲作品集-民族管弦樂.五線譜總譜出版社:現(xiàn)代出版社發(fā)行部出版時間:2015-07-01作者:關迺忠譯者:開本:8開定價:96.00頁數(shù):0印次:1ISBN號:9787514338225商品類型:圖書版次:1
《挽歌:為管弦樂隊與混聲合唱而作》是一部為管弦樂隊和混聲合唱而創(chuàng)作的作品!7·28”“5·12”“3·11”等這些令全人類所銘記和哀痛的數(shù)字,在作曲家筆下凝聚成特有的音樂語言,通過抽象而富有邏輯的藝術加工,表達出對罹難者最深切的關懷與哀悼。《挽歌:為管弦樂隊與混聲合唱而作》不僅為聽眾帶來了共鳴,更加喚起了人們對于生存
管弦樂作品《希伯來詩篇》以三部分為主體而寫成的。一樂章《吟詩》是以較為自由緩慢的節(jié)奏律動為特點。第二樂章《狂舞》激烈而又豪放。幾個特性音來自于我所采集的即興演唱旋律,在這里它們以明確或隱晦的方式滲透到樂章的每一個角落。第二樂章的結尾是整個作品音響上的高點,當音樂不間斷地進行到第三樂章《贊美詩》時,從前面?zhèn)鬟f過來的音響高
包括作者譜寫創(chuàng)作的歌曲100多首,如《到郊外去》、《戰(zhàn)士別故鄉(xiāng)》、《尋找失落的小詩》、《愛的秘密》等。有些歌曲音色優(yōu)美,廣為傳唱。有些歌曲,曲調簡明,適合教學。書稿后附有樂理知識,與歌譜一起,可作為高校音樂相關專業(y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