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西漢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所著。本名《鴻烈》,鴻,大也;烈,明也;以為大明道之言也。梁啟超言《淮南子》匠心經(jīng)營,極有倫脊。如《淮南子·齊俗訓》有:“農(nóng)與農(nóng)言力,士與士言行,工與工言巧,商與商言數(shù)。原書20余萬言(今存13萬余字)。漢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淮南王劉安將其獻給年僅17歲的皇帝,并得到皇帝的喜愛,被珍
本書由斯洛文尼亞哲學家斯拉沃熱·齊澤克選取包括他自己在內(nèi)的十四位西方學者有關意識形態(tài)的論述,經(jīng)過節(jié)選編排而成。正如本書的標題所表明的那樣,齊澤克旨在通過這種努力,繪制出一幅自阿多諾以來西方馬克思主義關于意識形態(tài)的圖畫。除“引言”部分是新寫的以外,本書其余所選文字都是原來發(fā)表過且可以獨立成章的,但齊澤克顯然希望讀者將它們
我們每個人都值得過上充滿意義和目標感的生活,而實現(xiàn)這一切所需要的能量完全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我所指的能量包括金錢、時間、精力、創(chuàng)造力、愉悅和人際關系。我們可以覺醒并且學會聚集這些能量,用它們?nèi)?chuàng)造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本應擁有的精彩人生。否則,我們會因無法有效運用這些能量而感到挫敗和遺憾!懊骼省币馕吨俺錆M光亮”。擁有明
由臨床心理學家和自戀關系專家拉瑪尼·杜瓦蘇拉博士撰寫的這本書,融合了最新的科學觀點和研究成果,提供了全新的心理學視角。在復雜的人際關系中,我們常常因有毒關系而受到精神和身體上的傷害。拉瑪尼博士憑借二十多年對有毒關系中自戀狀況的研究,以及與自戀幸存者的合作經(jīng)驗,深入探索了自戀者如何劫持我們的幸福,并提供了治愈的途徑。她揭
書稿是一部倫理學研究專著。道德與幸福的關系是倫理學探討的基本問題。本書稿細致梳理了傳統(tǒng)儒家從先秦時期到宋代社會德福思想的演變,以明清時期兩類善書為討論焦點,著力研究這一時期德福思想的兩重走向:世俗性善書,將道德與幸福緊密相連,依靠鬼神監(jiān)督、審判,易為民眾接納,事實上促進了更多人積德行善,起到了化育百姓的作用;另一類善書
《陽明前學:崇仁學派文獻叢書》全套共52冊,崇仁學派是明朝吳與弼所創(chuàng)立的學派。吳與弼是撫州崇仁(今江西省崇仁縣)人,故稱其所創(chuàng)的學派為崇仁學派。該學派認為理是宇宙的本體,理產(chǎn)生氣,氣產(chǎn)生萬物;堅持萬事“萬殊而一體”。該學派門人眾多,主要有婁諒、胡居仁、陳獻章等。崇仁學派對明代學術思潮的興起具有“啟明”的作用。發(fā)生在明代
《王陽明稀見版本輯存續(xù)編》全套共20冊,對明嘉靖時期稀見陽明文錄版本的收集、復制與研究,學術界取得可喜的成就,但還有不少亟待深入研究的空間。本叢書則立足于近幾年國內(nèi)外新發(fā)現(xiàn)陽明先生文錄嘉靖稀見版本7種,包括海外藏增刻廣德版陽明文錄4卷本孤本、嘉靖十四年錢德洪增刻黃綰陽明存稿28卷孤本、增刻陽明文錄24卷本孤本、修繕云南
生命與教育具有天然的聯(lián)系。面對當下生命及其教育所遭遇的諸多問題,生命教育引起了理論與實踐界的廣泛關注。但人們大多是移植、借鑒甚至照搬西方生命及其教育理論,試圖以此來解決我國的生命教育問題。西方生命及其教育理論由于其文化教育的差異性不一定適合我國特殊的國情和文化教育土壤,難免存在南橘北積、水土不服的現(xiàn)象。另外,在一些標榜
本書按照中國哲學“體”“相”“用”“理”“養(yǎng)”的內(nèi)生邏輯,分為“存在論”、“法則論”、“主相論”、“機理論”、“攝養(yǎng)論”五個部分,共二十五章,另加“導論”與“結語”,對倫理合法性、倫理載體的虛與實、倫理普遍主義、倫理的關聯(lián)方式、倫理學知識的依賴性、主要倫理法則、倫理效度、倫理應用、當代中國所面臨的重大倫理關系、倫理實現(xiàn)
《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是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所、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實踐湖北省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主辦的專業(yè)學術集刊,主要發(fā)表有關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論文、評論和學術信息等。本期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2024年第2期總第34期)》包括新時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新發(fā)展規(guī)律的學理闡釋、經(jīng)濟、政治和文化的劃界、限度及啟示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