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了《湘軍志與湘軍記》《明清間奉祀關公考略》《清代關于河源的探勘與河源說》《木蘭詩時代雜考》《埋憂集一石點頭本事》等篇目,體現(xiàn)李先生在1951年之前研究文史的方向與內(nèi)容。在明清史研究領域,他早年主要關注了清末湘軍歷史文獻與人物,專文研究了晚清學者王闿運的《湘軍志》及王定安的《湘軍記》,對湘軍著名人物均有專論。另外
本書分為“通識視野”“專題講綱”“悠悠河汾”三部分。第一部分話題較廣,既有對大學歷史、大學功能、學科建設、教師志業(yè)等的討論,也有針對學生和一般讀者的經(jīng)典閱讀等的解說;第二部分是與唐代文學與文化相關的幾個話題;第三部分是對學術師承的致意,主要選錄了對自己求學不同階段老師的追憶,也包括對學術成長過程中幾位出版家的感懷。
本書收錄了黃芝岡的戲曲論著、日記和手稿、學術札記以及散見于20世紀20至70年代各種報刊上的數(shù)百篇文章。本冊為10年譜卷。
本書收錄了錢穆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在香港、臺灣等地的9次講演,內(nèi)容涵蓋思想、歷史、文學、文化、政治、經(jīng)濟等諸方面。
本書為作者寫于九十年代的有關思想史研究、文化藝術評論及人物述評等諸多方面的文章,反映出王元化先生九十年代的思想歷程。論題涉及新文化運動、東西文化問題,對于盧梭、黑格爾等的學術思考,也有關于京劇和莎劇這樣文化命題的對話和筆記。
本書內(nèi)容包括:大學里必須加強政治思想教育、高舉著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旗幟前進、論馬克思列寧主義不是教條而是革命行動的指南、在整風和反右派斗爭中略談我們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在反擊資產(chǎn)階級右派斗爭中學習《資本論》的重要意義、論所謂資產(chǎn)階級社會科學、中國大學教育情況、關于中國大學教師的教學研究生活、關于新中國社會主義計劃經(jīng)濟
本書為著名學者王元化先生各個時期論文片段和札記集合而成的論著,是王元化的讀書札記、思考斷想、訪學見聞及學術短文的薈萃,涉及美學、史學、經(jīng)學、文學、詩學,上及先秦百家,下逮民國學術,且中西貫通,重在傳統(tǒng)文化在西潮沖擊時局中的煥然重生。
千古文章一世情——吳俊忠自選集
本稿為上海市首批6位社科大師全集之一種,由孟憲承先生再傳弟子、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系教授杜成憲主編。孟憲承是中國當代著名的教育家,是華東師范大學首任校長。他在大學任教超過半個世紀,擔任大學教育專業(yè)的教授也近50年,在教育領域涉獵很廣。其一生出版著、編、譯二十多種,發(fā)表各種論文及通信約170篇,涉及文、史、哲、教育等學科領
《周素園文存》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收錄周素園所著《素園文存》手稿中的文章,以及1994年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周素園文集》中的文章,是一部重要地情資料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