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全德學術文集/中原學術文庫》選編了作者周全德自進入河南省社科院從事科研工作以來在學術期刊由個人獨立、公開發(fā)表的數十篇論文,共分為和諧發(fā)展與社會建設研究、愛情婚姻家庭研究、婦女研究、人口與生育文化研究四個部分。作者通過對中國現代化建設事業(yè)的開拓者和引導者*社會學思想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的闡釋,對科學發(fā)展與社會和諧內在
《安繼民學術文集/中原學術文庫》收集了作者公開發(fā)表于《中州學刊》《學習論壇》《社會科學戰(zhàn)線》等刊物的二十余篇論文,是作者大半生心血的結晶,其中部分文章出自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儒道互補的理論結構及其當代價值》結項報告,具有一定的理論深度、突出的原創(chuàng)性和寬廣活躍的思維空間,《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曾給予高度評價。
本書收入作者有關中國古代詩歌和歷史的學術隨筆五十多篇。作者石云濤教授是漢唐歷史與文學、絲綢之路與中外文化交流史領域名家,長期從事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和中國古代史專業(yè)的教學和研究,長于從詩史互證角度進行文學鑒賞和歷史考證。書中所論大多集中于古代詩歌名篇和漢唐間歷史的討論,所收文章往往著眼于具體而微的學術問題,用筆在嚴謹的同時,
周谷城治學領域廣闊,學識淵博,兼涉史學、教育學、哲學、美學、社會學和政治學。其治學嚴謹,從歷史學到政治學,從哲學到社會學,從美學到教育學,都有深刻而獨到的見解!吨芄瘸侨肥杖胍陨咸峒暗拇硇詫W術著作以及散布各處的書信、論文、譯作、文學作品。全集近500萬字,共分16冊:《中國通史》(上下)《世界通史》(上下)《中國
創(chuàng)辦之初的《江海學刊》,群星璀璨,大師云集。第一屆編委會成員大多是當時省內乃至全國一流的學者,首任主編為著名哲學家孫叔平先生。創(chuàng)刊之時,將刊物命名為《江海學刊》,固然有江蘇瀕江臨海的地域考量,但更多地展現出辦刊人容大廣有、兼收并蓄的超邁抱負和博大胸襟。創(chuàng)刊號的《征稿簡約》上,辦刊方針被明確界定為“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學術研究”
《陳豹隱全集(第3卷2)》收集的系陳豹隱先生于1925-1926年公開發(fā)表的文章。其內容主要包括勞俄國之實地考察、德法之實地考察、中國人口的總數、蘇聯事情之研究與對蘇聯之研究、蘇聯的現狀、什么是文化進步、中國對蘇聯政策應當如何、關稅自主與中國民族解放運動、歐戰(zhàn)后世界各國之大勢、俄國學者的生活及其他、如何才能完成中山的事
《珠海潮》(2018年第3期總第91期)分為粵港澳大灣區(qū)、產業(yè)經濟、法學、容閎與留學文化研究、會議綜述六部分,共10篇文章;浉郯拇鬄硡^(qū)研究部分關注港珠澳大橋通車對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影響、粵港澳跨境就業(yè)勞動者權益保護法治化路徑選擇,對新時代背景下珠中江經濟圈發(fā)展的地緣經濟進行研究,以期對港珠澳深化合作和發(fā)展提出對策建議;產業(yè)
珠江論叢(2018年第3輯,總第21輯)是由理論前沿、教育教學、語言探賾、文化研究、社會治理等五部分構成。理論前沿包括中西部地區(qū)經濟強縣設市研究報告和產業(yè)結構的演變與戰(zhàn)略產業(yè)的選擇;教育教學包括獨立學院學生自主學習狀況調查與分析、關于教師認證制度的思考、獨立學院新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策略;語言探賾包括文化DNA假說
本書收錄2015年作客“華大講堂”的劉叢強、厲以寧、周熙明、周文彰、孫立平、柴躍廷、張占斌、龔維斌的演講文稿,內容涵蓋科技發(fā)展與基礎研究、新常態(tài)與經濟走向、核心價值觀與文化思維、“三嚴三實”的內涵和意義、經濟困境與社會轉型、互聯網+傳統(tǒng)產業(yè)、新常態(tài)與全面小康、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等前沿問題,內容翔實,視野寬闊,分析精辟,
本書是戴逸先生在史學研究之余創(chuàng)作的文史隨感結集,書中鑒古思今,內容涉及作者對中國歷史和文學、中西文化交流等的思考以及作者本人的見聞等等,文筆流暢,娓娓道來,有與讀者對話的親切之感。